大鲵,又称娃娃鱼,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野生两栖动物。大鲵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贵佳肴;并具有滋阴补肾、强壮、补血、益气等功效,其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可提炼为人体最佳的美容品;而且还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因此,大鲵将成为我国今后重点开发的养殖品种之一。
1 生物学特性
1. 1 形态特征
大鲵的身体呈扁筒形,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躯干部由胸、腹部组成,胸部两侧称颈褶,腹部两侧有皮肤皱襞和疣粒。腹部前后、两侧有附肢2对,后肢长于前肢,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光滑无爪。后肢外缘有膜质的肤褶,趾间有浅蹼。尾部有泄殖孔,尾较短,为体长的1/3,尾端钝圆或椭圆。体表无鳞,多皮肤腺。大鲵体色较多,一般有暗黑色、红棕色、褐色、黄色、灰色或银白色。皮肤上有各种斑纹。
1. 2 生活习性
野生大鲵生活在海拔200--2000m的深山峡谷溪河之中,具外鳃的幼鲵喜群居在溪河支流的小水潭内。成鲵多单独分散活动,穴居时不集群。人工养殖的大鲵,不论是幼鲵还是成鲵均群居。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0—25℃,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6--23℃。当水温在10℃以下时,食欲低,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当水温在25℃以上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适宜的pH为6.5—7.5,长期在碱性水环境中生活极易得病。大鲵喜静怕躁,畏强光。
1. 3 摄食习性
大鲵的食性为肉食性,幼鲵以食小型无脊椎动物,如丝蚯蚓、水蚤、昆虫幼虫、小鱼虾、小泥鳅等为主;成鲵则以食鱼虾、蛙、软体动物、肉类、水生昆虫和贝类为主。在人工驯化情况下,也可投喂高蛋白的配合饲料。
1. 4 生长特点
在自然界中,由于生活环境中缺少食物,大鲵处于饥饿状态,生长极慢;而且大鲵的生长期短,一年中只有4--10月份摄食生长,其余时间处于冬眠状态。在一般状态下,野生的大鲵生长5年后,体重大约有500g。大鲵的体重在周年内表现为冬、春2季增长缓慢,而夏、秋 2季增长较快。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大鲵生长迅速。野生大鲵从0.4—0.5 kg增长到22.5kg,一般需要5年左右时间;而人工养殖大鲵,在饵料充足的条件下,只需1年即可达到。工厂化人工控温养殖大鲵,全年均能生长,体重1kg左右的大鲵,日增重量可达8--10g,月增重量可达300g。体重2kg的大鲵日增重量可达10--15g,年增重量可达3--4 kg。
1. 5 繁殖习性
大鲵一般在4--5龄性成熟,性腺发育具有周期性变化,雌鲵的性腺多在夏季发育成熟,而雄鲵则主要在秋季,性腺发育不同步,导致了野生大鲵繁殖率低下。人工繁殖时可使雄鲵提前解除冬眠,采用控温方式使其性腺成熟时间提前。大鲵为卵生,体外受精,1年产卵1次。繁殖季节在每年的5--10月,旺盛期在每年的8--9月。大体上,大鲵的繁殖季节在夏末和秋初。
2 养殖技术
2. 1 鲵池建造
饲养大鲵的水泥池应建在环境安静、阴凉潮湿、水源充足的地方。幼鲵池面积一般为1—2 m²,池壁高50cm,水深30 cm;成鲵池面积一般为10--20 m²,池壁高1.2m,水深50 cm,池形以长方形为好,设进出水口,池底四周或中间建造洞穴,一般1个池子2--3个,穴高20cm,穴深50cm,宽40 cm,洞穴外用水泥抹平,以防擦伤大鲵。池中可放鹅卵石、砾石或溶融性石块,增加水体矿物质含量。池子可建在室内,也可建在室外,室外饲养池周围栽有树木遮荫,使池子阴凉。池中建1个栖息台,供大鲵陆上休息。
2. 2 大鲵放养
幼鲵放养前,要仔细检查幼鲵池有无损坏,进行维修和消毒。幼鲵药浴消毒,防止水霉病和细菌性疾病。对幼鲵的数量和规格进行检查,按个体大、中、小分级,分池饲养。同一种规格的个体,其摄食能力基本相同,可避免互相残食。放养密度要根据各地不同的饲养方式、技术水平、饲养条件而定。幼鲵不同饲养方式的放养规格与密度见附表。
附表 幼鲵不同饲养方式的放养密度
--------------------------------------------------------------------------------
饲养方式 规格(g/尾) 放养密度(尾/m²)
--------------------------------------------------------------------------------
控温饲养 200 6—8
流水饲养 200 4—6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6-01-15/15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