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草鱼养殖技术

池塘一年两季主养草鱼高产高效技术




    3.日常管理 饲养管理人员应认真做好鱼种放养量、投喂量、鱼病防治及鱼类死亡数量等日常记录。日常管理要做到“四早”(即早清塘、早施肥、早放养、早投喂)、“四看”(即看季节、看天气、看鱼情、看水色投喂饲料),并合理使用增氧机。从夏季开始,应开启增氧机,一般每天凌晨开增氧机2小时~3小时,阴雨天气从后半夜开机至天亮,晴天中午开机1小时~2小时,使池水达到较高的溶解氧含量标准。

    4.鱼病防治 鱼病发生季节一般在4月~9月,盛期在5月~7月。要遵照“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采取生态预防、注射疫苗和中西药物防治结合的方法。认真做好鱼种放养前的池塘清整消毒和鱼种人塘消毒,用以杀灭病原体。从4月开始,每隔15天左右用生石灰10mg/L~20mg/L泼洒预防1次。5月~8月是鱼病流行季节,可用90%晶体敌百虫0.3mg/L~0.5mg/L全池泼洒,防治寄生虫病;用二氧化氯0.3mg/L~0.4mg/L或溴氯海因0.3mg/L全池泼洒,防治细菌性疾病。养殖后期,水质很浓,藻类大量繁殖,可用0.7ppm硫酸铜泼洒杀灭。

    5.适时捕捞 经过5个月的饲养,第一季投放的各类鱼种已基本达到商品规格,在5月底前要全部捕捞上市。此时正值端午节前后,属鲜鱼供应淡季,市场销售价格高。再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第二季投放的各类鱼种在12月底前达到商品规格,要全部捕捞上市。

    八、试验结果

    1.渔业产量 示范推广池塘面积156亩,经捕捞统计年总产鲜鱼250.02吨,其中,草鱼产量184.87吨,占总产量的73.9%,草鱼平均成活率达95.4%。平均亩产1602.7kg,新增产量133吨,平均亩增产852.7kg。

    2.经济效益 总捕获鲜鱼250.02吨,总产值达182.47万元,平均亩产值达11697.1元;总成本100.03万元,平均亩成本6411.9元;总利润82.44万元,平均亩利润5284.6。投入产出比1∶1.8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九、小结与分析

    1.池塘一年两季主养草鱼高产高效技术,主要采取了放养大规格鱼种、增加草鱼鱼种和名优品种放养比例、减少低品质鲢鱼投放数量、投喂配合颗粒饲料强化养殖和生态防病等技术措施,缩短养殖周期,使放养的鱼种经5个月的精心饲养就能达到上市规格,有效提高了池塘养鱼单产和经济效益,是池塘养殖的一个好模式。

    2.池塘养殖的草鱼,经注射冻干细胞弱毒疫苗和“三联”疫苗后,免疫效果明显,尚未出现出血病,草鱼“三病”(烂腮、赤皮、肠炎)明显减少,养殖成活率大幅度提高,草鱼平均成活率达95.4%,比未注射疫苗的池塘草鱼成活率提高于25%以上。用注射疫苗免疫预防方法,每亩池塘年投放草鱼810尾,仅需成本60元,比使用药物防治方法更经济、更有效。用免疫预防草鱼疾病,可减少鱼类使用药物的残留量,符合无公害养殖的标准要求,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3.主养草鱼的池塘,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青饲料与精饲料相结合的投喂方式,提高了配合饲料的转化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成鱼养殖周期。在闽北山区,6月之前雨水充沛,当地利用冬闲田种植的黑麦草和野生青草资源丰富,可以投喂青饲料为主,辅助投喂配合颗粒饲料; 6月以后雨水相对减少,天气炎热,青草不足,又是鱼类生长最佳时期,可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辅助投喂部分青饲料。青饲料与精饲料相结合的投喂方法既可降低养鱼劳动强度,又合理地解决了青饲料的供需矛盾,促使鱼类快速生长,有利于从传统的粗养型,向精养型、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发展。

    4.池塘一年两季主养草鱼高产高效模式,要有充足的大规格鱼种来源。应按每5亩成鱼池配备1亩鱼种池的比例培育大规格鱼种,以保证大规格鱼种的数量能满足生产需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鱼 饲料 鱼类 经济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