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饲养管理

鲍鱼陆地水池人工养殖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许多台商和内地商人看好本地水产养殖业的前景,纷纷前来投资兴办水产养殖公司(场),至今已有21家,主要养殖品种有鲍鱼、牡蛎、青蟹、对虾、名特鱼类、多种鱼虾苗等,形成小具规模的养殖基地。其中养殖鲍鱼的公司(场)有8家,采用陆地室外水泥池四脚(或五脚)砖平面式和塑料箱立体式人工养殖,养殖品种为杂色鲍鱼(又称九孔鲍),养殖效益颇佳。现将其人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养殖场地选择与建造

    1.场地选择 养殖场地选择在交通方便、电力可及、海水抽取方便、水质干净无污染、海水盐度变化不大、比重全年保持在1.020以上的邻海地方,尤以邻海沙滩为佳。

    2.池子建造 养殖池大小以20~32平方米(宽3.0~4.5米)的长方形水泥池为宜,根据养殖规模可多个并联,独立进、排水。池底部略向排水口倾斜,每池中间有一浅排水沟,以供排水清池。平面单层式养殖池高为0.6米,以30厘米×30厘米的水泥四脚(或五脚)砖为附着物,砖体部分相互重叠排列于池底。立体式养殖池高1.3米,以专用塑料箱(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12厘米)为附着物,由5~8个箱子重叠捆绑为一组,称为一串,20多串构成一排,呈单排或双排式放置池中,每两行中间留一走道(宽70~80厘米)为投饵、清污的通道。

    3.配套设施建造及设备 供水系统由砂滤取水井、抽水泵、蓄水塔及进、排水管组成。在沙滩潮间带建一口砂滤取水井,即用笛子孔的塑料管包上细密的尼龙网,埋在沙滩地下1米深,连接上抽水管;在养殖池周围建一座蓄水塔,用抽水泵将海水抽到蓄水塔,净置12小时以上,才可放入养殖池。供气系统由空压机或鼓风机和送气管道组成。一个1500平方米养殖池规模的养殖场,一般配备10千瓦的抽水电机、5千瓦的打气电机和100吨的蓄水塔。同时,为保证生产期间不断水、不断气,必须配置备用电机。另外,室外养殖池要架设遮光设施,可在池子四周架设镀锌管立柱,拉上钢丝,铺上遮光率为95%以上的"黑网"布,以便在夏季减少阳光照射,减弱水温上升和藻类的繁殖。

    二、种苗放养

    1.放养时间与优选种苗 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放鲍鱼苗种养殖。鲍鱼苗种应选规格均匀、体无损伤、活力及吸着力强、个体在2厘米左右的半龄苗。杂色鲍苗种经过8个月的饲养,可养成50~60个/千克的商品鲍,即可采收上市,时值年关,价格最佳。

    2.放养密度 平面单层式养殖池每平方米放苗300个:立体式养殖池每一塑料箱放苗35个,以八层箱为一串计算,平均每平方米可放苗950~1100个,一般鲍鱼养成的成活率在90%左右。

    三、日常管理

    1.饵料投喂 鲍鱼的饵料主要是投喂新鲜海带或龙须菜。新鲜海带应洗去表面粘液、撕成小块,若投喂干海带,必须用海水浸泡并洗干净。龙须菜要除去污染杂物,清洗干净。投喂量根据季节、饵料品种和鲍鱼不同生长阶段灵活掌握,勤于观察,以在3~4天内能吃光为宜,做到少喂勤喂,一般每箱每次投喂龙须菜或新生鲜海带200~300克,或干海带300克左右。由于海带在水温高的季节容易腐烂,所以夏天欲掌握在1~2天内能吃完的投喂量,在高温季节,最好改投喂龙须菜,避免饵料污染。投饵时间应在清理残饵、清洁水池之后,一般在17∶00至晚上。投喂龙须菜的养殖池1星期清池1次,高水温时每周2次;投喂海带的池子,在夏天需1~2天清池1次,在秋季则每周2次即可,并且增大投喂量,以利鲍鱼育肥;而在冬季每周清池1次即可。清洗时,先放干池水,并用水冲洗附着物和池内残饵、污物,随同污水一起排除出池外。清理完毕随即投饵、进水,整个清池、投饵时间应紧凑,尤其在高温季节,鲍鱼干露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2.盐度控制 鲍鱼在高盐度下摄食量减少,影响生长,低盐度下无法存活,其适应范围为25~34。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盐度监测,盐度发生变化时,及时采取措施调节。一是注意雨季或台风季节带来大量雨水给养殖池和海区水源带来的盐度变化。通常逢大雨时不要去翻动鲍鱼,让雨水尽量从溢水口自然溢出,雨后视池水和海水盐度正常时加以换水,必要时可在养殖池或蓄水塔内挂盐包,让盐自行溶解,防止盐度急剧下降。二是注意防止炎热的夏季因蒸发而使盐度升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海带 品种 重叠 雨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