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原产于大洋洲,其外形似虾姑,雄性成虾的两个螯足的前端外侧有一鲜红的膜质斑块,故称红螯。该虾体色随栖息环境变化而变化,一般为绿色或褐绿色,外形似海水中的龙虾,生活于淡水中,故称为淡水龙虾。
红螯螯虾自然分布于北昆士兰的河流中。通常为50~150克,最大的个体为500克左右,面且食性杂,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并且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食比率高(腹部占总体重的42%~47%),耐长途运输,可鲜活上市,人工繁殖设备简单,成本低,不需要难度较大的技术条件,育苗就可以获得成功等优点,因而引起世界各国水产界的广泛兴趣。
在澳大利亚,养殖试验始于1985年,并对红螯螯虾、麦龙虾和亚比虾三个品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红螯螯虾最有发展前景。该虾现已扩展到一些新的地区,包括南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80年代末,美国、法国、西班牙、南非、日本和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均引进试养。中国的台湾省称红螯螯虾为四脊滑螯虾。国内于1992年由广东和湖北两省引进,繁养殖很快获得成功。现在国内的许多地区都引进了此品种,并逐步进行试验和小规模生产,在市场上也有零星出现。但由于起步较晚又受苗种生产量的制约,要形成规模产品还需2~3年的时间,但作为淡水养殖虾的新品种,养殖发展前景广阔。
红螯螯虾整个躯体由几丁质甲壳覆盖,外表光滑,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与其他甲壳类相似,全身有20节组成。但尾节有中间刺,额角上缘有2~3对刺(2对较少见)。体躯肥壮,较对虾和罗氏沼虾为粗短。第一对步足粗壮呈螯状。尤其是雄性。其他步足,第二、三对步足为螯状,第四、五步足呈爪壮。其他的形态构造与罗氏沼虾相似。
红螯螯虾的生态习性 红螯螯虾的生理适应性较强,包括耐低氧和耐高温,卵和幼体除外。据报道自来水对卵及幼体的影响不太大。栖息的水体为河流、湖泊、水库和池塘。白天潜伏在水体中可隐蔽的地方,傍晚和黎明前出来觅食,喜夜晚活动,营底栖爬行生活,喜群居。交配季节所有的虾白天都显得十分活跃。养殖试验表明,红螯螯虾能够在水温11℃的条件下生存,在水温5℃的条件下存活3周,但如长期生活在水温为9℃的条件下,会产生大量死亡。该虾在不利的生活条件下会打洞,据观察,在较软的的池底泥中,养殖过程很少掘穴,但在越冬过程中,这种虾肯定打洞。
关于自相残杀目前尚无正式的研究报道,但昆士兰大学的研究表明红螯螯虾会用螯互相攻击,尤其是在饲养密度较大、蜕壳或饲料投喂不足时,有的虾则摄食刚蜕壳或尚在蜕壳中的虾,尤其是附肢部分会被食掉。红螯螯虾的天然分布区为亚热带和热带,其适宜温度为5~42℃,最适生长温度为24~32℃,当温度下降至9℃时,幼体难以存活,而成虾则有67%的成活率。红螯螯虾耐低溶氧能力较强,如水中溶氧量为1毫克/升时仍能生存,在潮湿微水状态下,亦能存活较长时间,在养殖或越冬过程中,常发现红螯螯虾出现在堤埂上。幼体和怀卵虾则不宜在低溶氧中,否则会导致幼虾和卵胚的死亡。故在养殖过程中溶氧一般不应低于4毫克/升,在孵化过程中溶氧量还应高一些。
红螯螯虾为杂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摄食有机碎屑、着生藻类、丝状藻类、水生植物的根、叶及碎片,特别喜食汁多肥嫩的绿色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马来眼子菜、绿萍和苦草等。动物性食物喜食水蚯蚓、蚯蚓、水生昆虫的卵、蛹,螺、蚌和鱼肉等。人工饲养中,适量投喂市售的配合饲料均可摄食。因此,该虾养殖中的饲料比较容易解决。
红螯螯虾从稚虾生长到成虾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将发生多次蜕皮。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刚孵出的稚虾,每次蜕壳的时间间隔较短,在1~2天蜕壳1次随着身体的长大,蜕壳间隔的时间也就延长。在蜕壳期间,该虾最容易受敌害生物或同类侵食,是该虾引起死亡的危险期,若在此期间人为捕捉、搬动、水质差或缺氧则更易死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xia/1/2009-06-21/3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