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黄鳝养殖技术 > 鳝病防治

黄鳝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防治


   黄鳝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经济鱼类,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率较高的水产养殖名优品种,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投资小、产量高、收益快等优点,深受养殖者欢迎。近几年来由于钓捕、宠捕、电捕过度,使黄鳝的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日见匮乏,因此发展人工养殖黄鳝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黄鳝养殖业日渐兴旺。但目前黄鳝的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特别是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还跟不上其养殖业的发展。由于黄鳝疾病非常严重,给养殖者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为了提高黄鳝养殖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几种常见的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与防治技术简介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1 黄鳝常见病的防治 

  1.1 痉挛症 

  该病是目前对黄鳝人工养殖威胁最大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头部极度痉挛,身体成卷曲状,易受惊,且受惊后窜跳严重,常有不自觉的撕咬。身体表面及内脏器官无炎症。该病主要出现于鳝苗入箱一周后,常有批量发病,10――12天后开始死亡,直至发病鳝死尽为止,一个月后死亡结束。此病在养殖过程中也常有出现。 

  防治方法 该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但如严格按照苗种采集技术采集苗种、运输苗种,严格实施日常管理措施,可杜绝此病的发生。 

  1.2 梅花斑状病 

  1.2.1 病因和病症 此病病因不明。在长江流域一带常发生在7月中旬,病状为黄鳝背部出现黄豆大小的黄色圆斑。 

  1.2.2 防治方法 在饲养池里放养几只蟾蜍(俗称癞哈蟆)。已发病者,可用1――2只蟾蜍(池面积大,可多用几只),将头皮剥开,用绳系好,在池内反复拖几次,1――2天后即可痊愈。 

  1.3 发热病 

  1.3.1 病因和病症 此病主要发生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度大,运输时间长,体表粘膜被水中微生物分解,大量耗氧,放出热量,造成水温剧增(可高达50℃),使底层黄鳝缠绕成团致死,死亡率有时可达90%。 

  1.3.2 防治方法 在运输前先经蓄养,勤换水,使黄鳝体表泥沙及肠内容物除净,气温23――30℃情况下,每隔6――8小时彻底换水1次,或每隔24小时,在水平施放一定量的青霉素,用量为每25升水放30万单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 寄生虫和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2.1 锥体虫病 

  2.1.1 病原和病症 锥体虫在黄鳝血液中营寄生生活而成。黄鳝感染锥体虫后,大多数呈贫血状,鱼体消瘦,生长不良。流行期在6――8月份。 

  2.1.2 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清塘,清除锥体虫的中间宿主蚂蟥(水蛭)。②用20――30克/升的食盐水或2毫克/升百虫克,浸浴病鳝10分钟左右,均有疗效。 

  2.2 隐鞭虫病 

  2.2.1 病原和病症 隐鞭虫寄生在黄鳝血液中而引起。其形态与其他鱼类寄生的隐鞭虫不同,它的后鞭毛贴在虫体表的一段,和虫体表面构成一条比较明显的狭长的波动膜。活的虫体在血液中颤动,但很少迁移。被感染的黄鳝呈贫血状。全年都可感染,以夏秋两季较为常见。 

  2.2.2 防治方法 用20――30克/升食盐水或用2毫克/升百虫克溶液浸浴病鳝5――10分钟,此法可治疗也可预防。 

  2.3 黑点病 

  2.3.1 病原和病症 复口吸虫后囊蚴寄生在鱼体皮下组织而引起的。黄鳝发病初期尾部出现浅黑色小圆点,手摸有异样感,随后,小圆点颜色加深,变大并隆起,有的黑色小点突起进入皮下,并蔓延至体表多处,病鳝停止摄食,直到萎瘪消瘦而死。 

  2.3.2 防治方法 ①生石灰清塘,消灭病源。②用1――1.5毫克/升藻虫清液全池泼洒,消灭中间宿主椎实螺。③用0.6毫克/升的菌藻净全池泼洒。 

  2.4 航尾吸虫病 

  2.4.1 病原和病症 是一种鳗鲡航尾吸虫寄生在黄鳝的胃中所引起的。活体体表光滑,圆柱形,背腹部稍扁平,淡红色。病鳝消瘦,解剖检查,可见胃中有很多虫体,使胃充血发炎。生长缓慢。 

  2.4.2 防治方法 用生石灰清塘,消灭病原。 

  2.5 棘头虫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鳝 病原 饲料 立方米
上一篇 : 黄鳝的锥虫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