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泥鳅养殖技术

成鳅健康养殖的日常管理


    无论采用哪一种饲养方法饲养泥鳅,都离不开日常管理工作。

  一、投饵施肥

  1.饵料和肥料的种类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饲料和肥料来源广。动物性饲料有蚕蛹、蚯蚓、螺蛳、河蚌、小鱼及动物内脏等;植物性饲料有米糠、麦麸、豆渣、豆饼以及其他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还有水生的天然饵料,如水蚤、丝蚯蚓、小昆虫等。小规模养鳅,可在附近的大水面比如湖泊、水库、河沟捞取。若是较大规模养殖泥鳅,可自己利用田边地角培育活饵料。

  2.施肥投饵

  与饲养其它鱼类一样,施肥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水中的浮游生物,以作泥鳅天然饵料。肥料主要有人畜粪便(有机肥料)或化肥(无机肥料)。投饵主要是人工制作的配合料。另外,据养鳅者反映,蚕蛹是泥鳅最理想的食物,用蚕蛹养出的泥鳅,个体肥短、肉厚、含脂量高、骨胳较软、食用价值高。可购蚕蛹,再辅以其它饵料,具体要根据泥鳅的需要配以其它适宜饵料。在渔一畜一农综合经营措施中结合来养泥鳅,可多渠道自给自足地解决饵料和肥料问题。

  3.投饵施肥的方法

  投饵是将饵料与腐植土混合成粘性团状进行投喂,饵料投在固定的食场。要注意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水温时,泥鳅对饵料的不同要求,以调整饵料的种类及投喂量。水温在20℃以下时,植物性饵料约占60%~70%,动物性饵料占30%~40%;水温20℃以上时,逐渐调整为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具体是:水温在20~24℃,动物和植物性饵料各占50%;水温25~27℃时,动物性饵料调到60%~70%,植物性饵料降到30%~40%;水温在28~30℃时动物性饵料又降到50%或更低。投饵量也要随着水温的变化而调整,一般每天投饵量为:3月份,投饵量为泥鳅总重的1%~2%;4-6月份,投饵量为泥鳅总重的3%~5%;7-8月份,投饵量可增加至泥鳅总重的10%~15%;到9月份,投饵量则逐渐下降至泥鳅总重的4%。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IO℃时要减少投饵量或不再投饵。水温适宜时每天分早、中、晚投喂三次,让泥鳅“少吃多餐”,水温较低时每天只分上下午投喂二次。

  施肥要根据水体中的饵料生物的丰欠情况来决定,饵料生物少时,在池水边角处施堆肥。操作方法参照堆肥培育法。

  二、防逃、防缺氧

  遇梅雨季节或暴风雨,要做好防汛防洪工作。要检查防逃设施的安全,进出水口的栅栏是否通畅。防止泥鳅在溢水时逃跑或从漏洞逃跑。夏季高温阴雨天要注意防止泥鳅浮头,特别是静水养殖,要不时加注新水,若发现浮头,应及时加注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

  三、水质管理

  静水饲养泥鳅,水质要清新。水质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20~25cm;当水色开始变成茶褐色或黑褐色时,必需换水,以免夜间溶氧不足。流水养泥鳅时,以微流水为主,流速、流量均不宜过大,水流过大过急,不仅使饵、肥流失,最不利的是使泥鳅体能消耗过大,增重较慢。


  四、消毒防病

  养殖用的水体在放养泥鳅种苗以前,要严格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在日常养殖管理中,要将食台上的残饵及池中的死亡个体捞出,以防水质恶化和疾病传染。在发病季节,应定期用生石灰按每平方米30~50g的量,化水泼洒。

  五、防止敌害

  在饲养地四周清除害兽易潜伏之地,并撒上杀鼠剂或安放捕鼠器具;要有驱赶鸟兽的设备;同时防止野杂鱼,特别是肉食性鱼类进入池内。

  六、泥鳅的越冬管理

  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除我国南方终年水温不低于15℃地区,可常年饲养泥鳅不必考虑低温越冬措施以外,其他地区一年中泥鳅的饲养期7~8个月不等,有2~5个月的低温越冬期。此间需做好以下工作:

  1.挑选体质健壮、无疾病的泥鳅作为留种亲鳅,越冬时成活率高。

  2.越冬池先要用生石灰消毒,后撒入适量农家肥料,铺上20~30cm的软泥。泥以上有lO~20cm净水深。在结冰地区,冰下水深需加深至20~30cm。水温要保持在2℃以上。

  3.稻田泥鳅越冬,将泥鳅集中于鱼溜中,并在鱼溜里铺设和加盖稻草,让泥鳅钻进鱼溜底部淤泥和稻草中避寒。

  4.越冬池放养的泥鳅密度,高于饲养密度的2~3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其它 鱼类 堆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