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省金湖县推广实施菱角套养泥鳅高产高效技术,可亩产菱角1100公斤,亩产泥鳅150公斤,亩产纯利可获1020元。实施技术如下:
一、菱塘的选择与清塘消毒
菱塘的选择要遵循三条原则:一是选择的塘口靠近水源,至少5年未种过菱角,以鱼塘改菱塘效果尤佳。鱼塘塘底淤泥深、肥,有机质含量一般在5%以上;二是有一定的排灌条件,枯水期水层保持在20~60厘米,汛期水深不超过150厘米,水位涨落平缓。每300亩建有一座排涝站,保证灌得进排得出;三是水质清亮,无污染,无塘底杂草。
菱塘需消毒、翻土、施肥,平整塘底,夯实塘埂。利用冬季枯水季节,排干水,捞尽塘内杂草,割去塘埂四周枯草,冻晒底塘泥,有条件的可进行机械翻耕,达到消毒、灭菌、增温的作用。来年3月中旬,用1%的石灰水,泼浇塘底以及塘埂四周,进行进一步消毒。
二、品种与规格
菱角品种选用广州的“五月红菱”。该品种生育期短、成熟早。4月中旬出苗,7月中旬开始采收。出苗至采收为100天左右,比原来的土种菱角上市提早一个月;产量高,经金湖县3年种植,平均每亩单产1000公斤以上,比当地土种高250~300公斤;品质好,该品种菱角角钝、皮薄、肉嫩、甘甜、清香、水分多。种用菱角要求个头大、外壳硬而鲜亮,单果重18~20克,每亩备种40公斤。泥鳅种,选择青鳅苗。以每公斤80~100尾为宜。
三、主要栽培、养殖技术
1.适时早播、放养,及时密植经清塘、消毒后的菱塘,于播种前一周进水,并夯实塘埂漏洞。每亩播种30公斤,播种要匀。播量过大,菱盘拥挤,既影响菱角产量,又影响水温的提高,不利于泥鳅生长。5月上旬放养泥鳅,每亩放养2000~3000尾。放养的泥鳅苗尽可能大一些,确保当年上市。菱角出田后,及早移密补稀,确保平衡生长。
2.合理肥水运筹
播种至菱角出苗期,要建立水层管理,出苗后渐加深,中后期保持水层在80~100厘米,最高水位控制在 150厘米以内,若水位过高应及时排水,遇干旱水位偏低,要及时补水。在高温季节,要经常换水,保持泥鳅正常生长。
菱角用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以鱼塘改造的菱塘,淤泥深,塘底肥,一般不施基肥。菱盘形成期,一般在4月20日前后,每亩追施45%三元素复合肥25公斤,促进开盘,7月上旬第一次采果后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以后每采一次菱角,亩追尿素4~6公斤,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施肥数量不能太多,以免造成泥鳅浮头、死亡。菱角一生一般追肥4~5次,可保证菱角盘生长健壮,活熟到老。
3.防治好病虫害
菱角的主要虫害有萤叶蝉和紫叶蝉,其中萤叶蝉是菱角的毁灭性害虫,其幼虫、成虫均以菱盘叶肉为食,防治不好亩产量损失很大,重则失收。防治方法:当萤叶蝉危害发生率达10%时,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100~150克,兑水10公斤防治。如继续发生再改用各类酯类农药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免对泥鳅造成伤害。
菱角的“白绢病”俗称“菱瘟”,是一种常见的菱角病害,菱角封盘后极易发生,遇大风、大雨、高温很容易蔓延。这一时期必须加强检查,一旦发生,立即扑灭。防治方法:一是迅速清除病株,减少二次传染;二是以病株为中心,直径扩大到10米,用1%石灰水泼浇,隔一周再泼浇一次。据观察套养泥鳅的菱角,“菱瘟”发病率极轻,而未套养的菱塘菱角发病率在10~15%之间。
4.科学饲养,及时采收
泥鳅的饲养以小鱼、小螺为主。5月放养泥鳅苗后,由于水温低,菱角生长慢、繁茂差,塘内饵料少,应进行人工投饵,每亩菱塘每两天投放小鱼3~5公斤。6月上旬,菱苗繁茂,即可停止投放。菱角初花后一个月左右,当菱角定形后即可采收。第一次采摘后,每隔7~10天采摘一次,采摘时做到轻提轻放,防止拉伤菱盘及小果,采摘下的鲜果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种用菱角宜用第2~3次交菱角果,此期果实大、成熟度好,要求果形端正,两边对称,无明显病虫伤斑,放在水中迅速下沉。采摘下的新鲜果必须立即组织销售,运输时注意保鲜、防高温、防变质。采摘结束后,约在9月中下旬,应及时清棵,菱角残株可用于堆肥或作饲料,残株远离菱塘,减少来年菱角病害,防止塘水变质伤害泥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niqiu/2008-12-12/3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