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改革前夜:种业打假风暴_种子市场


改革前夜的打假风暴

在16日的湖南执法现场会上,石燕泉透露,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去年是农业部种子执法年,农业部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查处违法违规种子活动,并一直延续到今年。从去年10月至今,农业部共在全国查处种子侵权案件116起,发现生产销售侵权假冒伪劣种子企业400多家,约谈警诫了其中的300多家,吊销了19家企业生产经营许可证,扣押侵权种子200万公斤,案值3000余万元。

事实上,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如此大规模整治行动选择在去年年底前展开,很大程度上是配合目前的种业改革浪潮。

刘石表示, 在“种业新政”出台前,自己也参与了一些调研和座谈。据他了解,此次改革背后所倡导的基本原则有三个方面,除了理顺科研投资和管理体制以及市场化运作外,很重要一条就是规范化操作。“这是一个产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无论企业大小,都应该在规范化的平台上运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敏认为,国内种业市场侵权、套牌、仿制现象太严重,混乱的市场环境,不公平的市场竞争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大企业的发展。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正是此次种业改革的要点之一。

金博士种业公司董事长闫永生坦言,很多大的种业企业,目前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遭遇“掏地沟”。“我们这个种子生产出去了,我们给农民订了合同,给了他地膜钱,浇水的钱,肥钱都给他,种了,订了合同,他应该把种子都交给我。但是有些不规范的公司,他就悄悄地到我的基地去,然后把这个种子买走。”

李鑫表示,这种“高价套走”的种子,在后续也经过一些变异,也成为了众多假种子中的一种。然后,与真正的生产企业分庭抗礼。四川国豪种业一位人士则告诉记者,企业曾遭遇到几起大规模的假冒案。一些小企业甚至小作坊,以假的油菜种子冒充公司的产品,售价低廉,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玉米 水稻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