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5年前,农资界就有专家认为:农资零售商将在10年内逐步消失。理由很简单,农资零售是传统家庭农业的产物,是为户均面积很小(户均面积只有几亩地)的农户服务的。随着土地流转,户均面积的提高,特别是面积扩大后对植保技术服务的要求提升,缺乏技术服务职能的零售店会率先消失。
我也曾经持这种观点,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在有些地方,率先消失的并非零售店,而是代理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专家们大跌眼镜?
“两头大中间小”的渠道现状
中国农资的现状是两头大,中间小,并且有加速变化的趋势。两头大,一是农资厂家越来越大,二是农户规模越来越大。中间小,指的是代理商和零售店很小。这是一个基本现实,对农资未来发展的分析,一定要建立在这个分析基础之上。
首先,农资企业的集中度在提高,大企业越来越大,小企业越来越小,甚至逐步消失。这几年,无论是农药还是化肥,市场容量增长放缓或停止增长。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央领导提出了控制农资总量的要求;二是社会反对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的呼声很高;三是农药和化肥品质提高,精细化用肥用药,导致使用量下降;四是行业增长达到成熟期。
在总量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大企业的规模却在提高,市场份额在扩大。以复混肥龙头企业为例,近几年的增长率在20%~30%。一家龙头企业的增长,就是无数中小企业的下滑。所以,农资企业的集中度在提高,农资企业过去“该做大的做不大,该死的死不了”的现象会发生改变。
其次,农民的户均耕地面积在扩大,大户在增多。据统计,2013年全国土地流转比率已经达到26%,内蒙的户均耕地面积超过40亩,黑龙江的户均耕地面积超过30亩,新疆、宁夏、吉林的户均耕地面积超过20亩。
大户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小户为主,大户是个别现象。此时,市场格局仍然以服务小户为主,大户的影响并不大,农资渠道格局没有大的变化;另一种是大户很普遍,小户不占主
导地位,分销渠道以服务大户为主,其分水岭是户均面积超过20亩。
当户均面积超过20亩时,农户的购买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不再愿意经过一批二批。上述现象,不是农资行业所独有,中国的大多数行业都经历了这种现象。其表现是:从厂家看,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最后形成寡头垄断格局,生产厂家的数量从几千家,下降到只有几十家甚至只有几家;从销售终端看,现代终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两头做大,结果是中间环节被压扁。这个过程,在其他行业被称为渠道的扁平化。
基地建设改变渠道格局
复混肥企业,行业龙头都在加强基地建设,一般在全国设8~10个生产基地。基地建设,无疑压缩了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大大降低了物流费用。
农药企业虽然因为物流费用低,不需要在全国建设生产基地,但农药行业龙头企业的异地收购,实质上赞同于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完成后,不仅降低了物流费用,还有下列好处:
第一,可以针对区域作物特点,有针对性的生产产品,或调整配方;
第二,基地附近,可以开展密集营销。密集分销可以投放较多的营销队伍。如云天化与代理商合作,在吉林建厂后开展“直销”(实质上减少流通层次)。云天化在吉林的“直销”,实质上是厂家替代了代理商的职能。
行业龙头的市场布局,一般是先做横向布局,在全国寻找代理商,尽可能不留空白点。不管是农药企业还是复混肥企业,行业龙头已经接近完成上述工作。即使有空白点,也是农资需求量比较小的所谓薄弱区域。
横向布局完成后,通常会做纵向的密集分销。目前的代理和分销体系,很不利于密集分销。农药行业的分销格局一般是:一个县,一个代理商,每个乡镇一个或数个分销商(零售商),其目的是“市场保护”,即不因“窜货”而引起价格混乱。
农资行业的上述分销体系,带来的必然结果是“过度保护”,影响的是销量。所以,即使是在当地销量最大的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仍然是有限的。横向布局完成后,企业必须走向密集分销,生产厂家的基地建设也为密集分销提供了前提条件。
谁来做密集分销?有两个分销主体,一是代理商作为密集分销的主体,前提条件是经销商完成公司化运作,有足够多的销售人员可以承担起在全县范围内完成密集分销的任务;二是厂家直接担任分销主体的任务。厂家担任分销主体,意味着厂家承担了代理商的分销职能,率先出局的当然是代理商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y/2016-6-14/ny_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