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业内称为“土十条”。这也是继2013年、2015年发布实施“大气十条”、“水十条”之后,国家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的全面战略部署。
在全国土壤污染总点位超标率高达16.1%的局势下,“土十条”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对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记者了解到,“土十条”同农资行业联系紧密,对农资行业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多位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表示,农资行业将迎来很多挑战,同时也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土十条”能够加速落后产能淘汰步伐,推进行业供给侧改革。同时,“土十条”释放出的政策红利,势必会对先进产能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
现状
土壤保护,刻不容缓
近年来,从镉污染造成的“痛痛病”到接连出现的“毒地事件”,土壤污染持续引发舆论关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土壤污染总点位超标率高达 16.1%,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种种迹象表明,土壤保护,刻不容缓。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卢宗云认为,土壤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质量的好坏不仅决定农产品的数量,也决定农产品的质量,乃至于人类的健康。不过,调查显示,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都是导致耕地土壤污染的因素。
“土十条”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即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部分污染土地可能需要暂时休耕修复,要把‘隐形的利’和‘长期的利’结合起来。长期而言,这些限制性措施有利于农业持续发展。这也符合‘藏粮于地’的要求。”
中国农资传媒最近推出的“守护土壤安全·拒绝肥料染色”大型公益活动,倡导化肥企业不使用化肥染色剂,减少土壤污染,减轻农民负担,得到了行业内的热烈响应。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生态研究所副主任王辉告诉记者,“土十条”对农资行业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农资行业必须敢于亮剑,用实际行动守护土壤安全。
挑战
为农资提出更高要求
“土十条”明确提出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总体思路,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加强污染源监管。它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然而,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生态部(土壤环境保护中心)主任王夏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肥料、饲料、灌溉用水、农用污泥、农膜、农药包装等相关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需要。
相关专家认为,这对农资行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土十条”指出,在2016年底前,完成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发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2017年底前,出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等部门规章;修订肥料、饲料、灌溉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等标准,进一步严格污染物控制要求;修订农膜标准,提高厚度要求,研究制定可降解农膜标准;修订农药包装标准,增加防止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土壤的要求。
卢宗云说,建立污染物控制标准,就是对土壤污染从源头上控制,此举会加速化肥行业的转型升级。湖南省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汪建沃表示,此举真正落地实施,农药行业产品结构也会得到进一步优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y/2016-6-16/ny_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