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药

2017年我国农药行业五大发展趋势!


  趋势四:聚作物、交产品

  农药市场这几年流行的词语有两个:作物经理、作物全程解决方案。能否做到不用管,先喊出来,对作物的研究目前国内企业还比较少的能够沉下心去习得1-2种作物,成为植物医生。个别思想超前的企业按照作物分大区考核,连作物种植面积不知道的情况下,研究作物也是在口头上。聚焦自己擅长的作物做精耕细作,把作物研究透,结合种植管理、水肥管理做本土化的产品解决方案。我们也分析给业务员定任务按照什么来制定比较合理,为什么按照作物面积来计算,海一样大的市场份额而抓不住,市场的蛋糕逐年是增长的,专家预测到2020年农药市场达到1000亿,但是目前还没有占容量20%份额的公司,刚性需要的农资市场是比较有未来的,只要你做好家门口那几万亩的经济作物市场也有一席之地。例如知名度不高的一个山西本土企业在运城果树区做5000万的销售额。从未来去研究作物的潜能,激发作物潜能,让基因表达更好些,通过植保的技术管控来帮助作物增产,这样会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交产品是聚焦作物策划一些可以付托的产品,目前的农药市场是不缺产品的,但是缺的是能够解决农户痛点问题的产品,能够自己说话的好产品,回头率高、农户都在找,这样的产品不愁卖。目前外企是通过新的化合物及良好的药效来控制农户,让外企的产品在经济作物区的占有率至少在30%以上。未来你的研发投入决定你的产品的前瞻性,而目前多数制剂企业是没有注重研发上的投入,而产品有力了才能耕作更大的作物面积的市场。

  趋势五:懂技术、会服务

  今年技术服务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说明行业都关注到农药也是个技术活了,不是一般的人可以玩的了,淘汰一些不懂技术的非专业选手,我的预想:农药也会向医药一样,也有可能向国外的模式:医和药分家,目前懂技术的植保专家老师很热捧,这个行业太缺植保专家式的权威老师了,三站解散以后,中国植保防控的技术培训和教育农户的责任重担让企业去挑,大多数连生存都难的情况下,企业无法挑起这个担子。如何把植保技术卖的像医院一样的专业,不愁卖不了产品。来到医院,你要多听话就有多听话,没有讨价还价。如果你的植保医院能够做到技术很精湛,农户也不会有赊销了,也不会讨价还价了。

  技术将是很多农药企业的硬伤,因为大多数制剂企业中没有一个权威的技术老师,从营销技术到技术营销的转变需要的是时间和思维模式的转变,如果你的脑子里面装的是作物,那就一定会懂技术。我曾经教育我技术推广经理,你如果不懂一种作物,你就种一种作物,从头管到位就什么都会了,纸上得来终觉浅,技术真知在田间。服务是从心开始,从企业内部开始,先把内部服务好了,再服务外部。其实检验一个企业的服务质量很简单:打服务热线。笔者曾经打过10多个上市公司的服务热线或植保热线,要么是无人接听,要么是没有服务可言,一问三不知。植保热线解决不了植保问题、服务热线不服务是行业的通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打过家电行业的服务热线,那才是叫服务热线,热情、贴心,让你满意。“感悟需求 超越满意”的服务理念,以苛刻应对“苛刻”,不断将农药行业的服务标准推向更高的行动方案。

  面对市场的难点和痛点我提出自己几点不成熟的应对措施。

  措施一:动力  找到企业增长的动力

  第一动力是农药企业的老板,大多数企业老板找不到自己发展的动力,做得大的老一辈自我感觉干得不错了,不愿再折腾,有的也是下一代不愿意再干农药了,没有奋斗的动力了,没有动力就没有进步。年轻的创业型的企业面临发展的瓶颈。动力是可以包含渠道的动力和员工的动力,解决了渠道想卖、会卖、愿意卖的问题,解决员工想干、会干、愿意干。如果农资企业老板解决不了价值观统一的问题,解决不了分钱的模式,企业将无法做大。首先和渠道建立的非传统的客情,而是专业化的客情,让客户成为利益共同体,其实目前很多企业将经销商、零售商合在一起成立的合伙制公司,模式很好,需要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如果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工作的动力很大,企业将不断发展。其实就是联合经销商、零售商、员工一起动起来,有持续的动力,将立足于未来的竞争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核心 经济作物 香蕉 营销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