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农机化发展需优化结构 提升质量


:赵天冬

4月25日,在宁夏银川举办的全国春季农机展2010年农机政策与市场报告会上,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刘宪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农业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观念深刻改变,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当前及今后5年,也就是“十二五”期间,可以用五个持续来概括:发展速度持续加快、需求持续旺盛、发展机制持续创新、农机工业持续增速、政策环境持续向好。但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重大挑战,需要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转变。

刘宪指出:农业机械化本身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由规模扩张型向效益改善型转变、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外延式增长型向内生增长型转变。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存在“两高两低”、“三多三少”“三快三慢”的突出问题。(农机作业水平存在“两高两低”格局,种植业较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较低,在种植业中,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装备结构依然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较多、大中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较多、高性能机具少;在区域发展布局上表现为“三快三慢”的趋势,平原地区快、丘陵山区慢,东部和北方快、西部和南方慢,旱地快、水田慢。)这些突出问题如不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解决,将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刘宪指出,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重点在以下3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促进农机装备总量增长的同时优化装备结构。重点调整促进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的发展,加快老旧农业机械的更新报废,促进作业机械和拖拉机配套机具的发展,提高配套比,改善利用率,降低单位能耗,避免低水平重复购置、资源浪费和效益下降。二是在促进重点突破的同时各领域各环节协调推进。继续集中力量主攻薄弱环节,尽快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由耕种收环节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延伸,同时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因地制宜逐步推动经济作物、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械化,全面服务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三是在实现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目标的同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鼓励农机化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加强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工作的支持与指导,按照全力普及机耕、大力发展机收、努力突破机插机播的思路,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和支持农民购置使用经济实惠、轻便耐用的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同时加快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发展,推动丘陵山区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刘宪强调,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需要我们的农机制造行业和农机流通行业适应农机化发展趋势要求,找准位置,长远谋划,迅速行动,开拓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农机制造行业应着力优化农机产品结构,形成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产品高中低端共同发展的格局。围绕重大产品开发,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重点突破水稻插秧、玉米收获、油菜种植和收获机械瓶颈,大力发展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50-70马力节能环保型水田拖拉机、多功能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甘蔗收获机、棉花收获机、大中型动力机械配套农机具、保护性耕作机具、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机械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要充分考虑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和经营体制的需要,提高农机具的适用性,并且要努力实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主机与配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开发生产。各企业应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改善产品研发和生产条件,提高农机制造工艺及工装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农机流通行业应构建农机制造企业品牌营销网络、专业农机流通企业销售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农机流通体系。优化农机销售市场布局,发展连锁经营,培育一批辐射面广、服务质量好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品牌农机店、区域性农机市场,健全农机零配件供应网络,提高农机产品流通效率,方便农民购机。建立售后服务中心,认真履行农机产品“三包”责任,让农民放心用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丘陵 拖拉机 玉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0-4-30/nj_31389.html

  • 玉米小斑病分布
  • 玉米小斑病
  • 玉米大斑病分布
  • 玉米螟
  • 玉米螟1
  • 玉米螟2
  • 玉米螟3
  • 玉米蚜
  • 玉米大斑病
  • 玉米小斑病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