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优化规范油菜机械化生产栽培技术。我国油菜种植拥有漫长的历史,形成了种类繁多的栽培技术。但是这些纷繁众多的栽培技术几乎都是建立在手工种植的基础上,与机械化作业的要求不符。项目组选定华中、华东、西南三大主产区,遴选出不同区域的适宜品种和栽培技术,建立区域性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任务三:生产设备的改进和研制。经过反复探索,项目组共研究开发新型机具装备4种,分别是油菜分段收获割晒机、油菜分段收获捡拾脱粒机、油菜复式作业直播机和适合稻板田作业的油菜移栽机;改进机具设备5种,包括油菜联合收割机、小型油菜直播机、链夹式油菜移栽机、菜籽烘干机和油菜种子清选设备。2BKY-6F型复式作业油菜直播机一次作业完成浅耕灭茬、精量播种、施肥、开畦沟多项作业,提高工效40倍;4SY-2.0油菜割晒机和4SJ-1.8型油菜捡拾脱粒机,解决了高大茎秆切割、输送、铺放、捡拾等一系列难题,分段收获总损失率低于6%,填补国内空白;4LYZ-2.0A和4LL-2.0Y型油菜收割机,由于进行全面改进,采用了短纹杆板齿和仿生筛新型脱粒、清选部件,大幅降低损失率,联合收获损失率由原来的12%降低到8%。据吴崇友主任介绍,油菜秸秆的水分含量大,在粉碎后与各种杂质粘在一起形成粘稠物,继而糊住清选筛孔,是造成油菜联合收获高损失率的主要原因。而仿生筛表面有微观凸起,粘稠物不易沾粘在筛面上,因而不易产生糊筛现象。任务四:确定了油菜种植和收获的机械化技术路线。吴崇友主任将种植路线概括为16个字,即“直播优先、当栽则栽、两法并举、因地制宜”,是指在油菜种植上优先发展节本高效的机械化直播方式,同时要通过育种、栽培等技术的改进创造条件发展直播,而对于农时季节不能满足直播要求的地方目前在不得不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的情况下,要解决机械移栽的高效化问题;在油菜收获上则坚持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两种收获方式并举,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科学选择。过去一直强调联合收获,但联合收获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合,一个重要的缺陷是对作物的适应性差。油菜是无限花期作物,上下层的成熟度差异大。特别是目前我国70%以上的油菜是移栽油菜,种植密度低、植株高大、分支多、成熟度一致性差。如果采用联合收获,收早了容易糊筛,收晚了上面一次分支的果骨又容易裂角。此外,联合收获的适宜收获期只有3天,不易把握。分段收获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一是它对作物的适应性强,二是分段收获可将适收期延长至10天左右。今年,项目组在江苏省吴江市进行油菜机械化收获试验,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分别进行。吴江市农委张主任在亲临现场观摩后由衷地感慨“分段收获就是好,符合油菜生产的特点。”“油菜分段收获具有收获损失率低、适收期长、对作物状态适应性好的显著特点,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联合收获,联合收获快捷、方便的特点十分明显,关键要看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吴崇友主任一再强调。
使命,已经达成与863、948、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不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不以发表论文的多少、培养研究生多少和所获奖项的多少为主要评价标准,而是更加注重科研与生产需求的结合,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推广和应用成效,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这也是“油菜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数据显示,项目实施过程中,在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建立试验示范区(点)28个,融合了品种、栽培与机械化技术进行集成试验示范,形成了油菜机械化生产的区域技术模式。累计试验示范面积30万亩,亩节本增效88元,节本增效合计2640万元,机械化收获减少油菜籽损失180万公斤,机械化精量直播节省油菜种子6万公斤。这样一份成绩单,表明农机行业首个行业科技专项已经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更加难得的是,它的运作模式和研发技术路线,会为后来者留下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油菜 品种 移栽 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