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巴拉提·阿斯木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机化战略意义重大

世界上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机械化。因此,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因素,是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繁重的体力劳动、高成本、低效益向解放生产力、低成本、高效益转变的重要手段。

现代农业靠科技,而农业机械化是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重要载体。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量播种、设施农业、高效收获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只有以农业机械为载体,通过机械的动力、精度和速度才能达到。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三农”工作中,增加农民收入是首要任务。发展农业机械化,能够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条件,做到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要求。全国有4100万农机手从事农机服务作业,农机服务利润1087亿元,每人获得2651元的纯收入。2007年,新疆有农机从业人员47.9万人,农机服务利润23.7亿元,人均4951.98元。农机户还有土地、畜牧业、林果业等经营收入。仅农机服务收入这一项就高于新疆农民人均1768元的纯收入。据笔者调研,一个农民经营土地,种植棉花20亩(目前新疆种植业中棉花效益是最好的),扣除成本每亩收入最多500元,共1万元。投资10万元买一台80马力拖拉机,享受补贴3万元,除去一切费用每年最少获得纯收入3万多元,2-3年可收回投资成本。拖拉机正常使用年限10年左右,收回成本后连续几年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农民的愿望,又是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从目前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形势看,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形式,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体现了马克思指出的“只有机器价值和它所替代的劳动力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机器”这一经济原理。

发展农业机械化有利于促进农业传统耕作方式的变革,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使用农业机械参与乡村道路建设、水利建设,将有效地推动村容整洁;发展农业机械化,带动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乡风文明。农机户作为新型农民的代表,已成为致富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呈明显加快趋势。根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2.1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其中大多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越来越多的是妇女和中老年,对农业生产的某些环节无力顾及,经营粗放,许多农业新技术无法实施,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得不到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将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不是表面的、局部的、暂时的,而是深层次的、全面的、长期的。缓解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的结构性、区域性、季节性短缺的突出矛盾迫切需要农业机械化,以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拉动农机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钢铁、能源、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

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 新疆贡献突出

党中央国务院从2004年至2009年的六个“中央1号文件”相继阐述了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为核心的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各地有关配套规章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促进、依法管理的新时期。

以农机购置补贴为核心的农机化扶持政策有了稳定突破。2004-2008五年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9.7亿元,中央资金拉动比例达1∶5.35,相当于国家投入100亿元,可直接形成农机工业销售产值635亿元。2009年国家安排购置补贴资金130亿元,是2008年的3.25倍,农机产业链条长,对整个机械制造、钢铁等产业有较大的拉动作用,近年来农机工业年均22%的快速增长,就是很好的例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 农业生产 拖拉机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