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展粮食作物机械约翰迪尔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莱恩希望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高元恩理事长谈谈如何通过发展农机化来减少建立和谐社会的鸿沟?高元恩表示,他对首席执行官使用“GAP”一词很感兴趣,并就我国农机制造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虽然中国的农机化水平还不是很高,但对青饲机、采棉机、大马力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机产品的需求却非常强劲。目前影响大马力拖拉机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配套的农机具,如果配套的农机具不能及时引进,大马力拖拉机就不能真正发展起来。这方面,约翰迪尔可以考虑自己建厂生产或把在海外的战略合作伙伴引入中国。” 30多年来,约翰迪尔在中国不仅是销售产品,更主要的是推动了中国农机化的发展,从引进技术到合资建厂,再到独资设厂。从销售产品,到本土化批量生产销售,并出口海外销售,中国已经成为约翰迪尔的重要生产基地。约翰迪尔抓住了中国农机化发展的机遇,取得了令业内瞩目的成绩。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小规模耕种和大型农业机械使用的矛盾。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在农村已经出现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走的是青壮劳动力,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很难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对农机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大。农民的需求强劲地拉动了农机工业的发展,今年1-5月,农机工业开局良好,实现产值738.8亿,相当于去年的一半,同比增长30%。从主要行业来看,拖拉机产量增长迅猛,大中型拖拉机13万多台,小型拖拉机也超过107万台。高元恩还介绍,最近国家发改委已经在着手研究制定未来10年农机工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是发展产品适用、技术先进、价格适中的农业机械,对农机生产企业要重点扶优、扶强。不仅要把国外的企业吸引近来,也要让更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去,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在产品上要优先发展粮食生产机械,现阶段第一位的还是要发展传统农机具。对此,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产业发展处处长姚春生也有同感,他在发言时表示,当前中国的农机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机产品从过去的绝对过剩变成了现在的相对过剩,出现了结构性短缺,市场对农机装备的需求范围越来越宽,他建议迪尔公司除了拖拉机,还应该在作业机械方面多开发一些新产品。他认为,在未来十年,中国的农机化的发展将会有很好的前景。
教育培训一样不能少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站长刘敏在发言中说,目前虽然中国的农机化发展势头很好,但农机化的教育却没有跟上,许多高校都压缩了农机专业的办学规模,专业人才出现短缺,迪尔公司应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和关注力度,帮助农业大学多培养农机专业的人才,这不仅有利于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迪尔公司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为下一步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同时对进入中国的农机产品质量认证水平也要不断提高。《中国农机化导报》社长、总编辑宋毅结合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建议迪尔公司一是要注重国内目前已经出现的产品激烈竞争,包括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市场的竞争;二是要充分了解中国结构性不平衡的特点,不断寻找开发新产品的成长空间;三是要加强对机手的培训,特别是对大马力拖拉机、采棉机等高端产品的驾驶操作培训,因为很多故障都是由于不正确操作所引起的。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会长崔本中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迪尔公司对中国农机流通所做的贡献,认为中国的农机市场很大,约翰迪尔公司2007年在中国的销售额为3亿美元,市场占有率还不高,占约翰迪尔公司全球240亿美元销售额的比例还很小,市场前景很大,应该把在国外先进的营销方式与模式尽快引入到中国来,加大对经销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销售水平。3个小时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与会的领导专家都感到意犹未尽。约翰迪尔(中国)投资公司总裁道格拉斯·罗伯茨在座谈会结束时表示,会后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尽快把与会人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并认真研究,并将在今后把最适合中国的拖拉机机型拿到中国来生产,服务用户,并努力进行改进,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农业机械 玉米 农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