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温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遭遇用地难


王建鹏

温州为世人所称道,是因为温州经济创造了太多的传奇。温州人被世人所关注,是因为温州人身上有太多的故事。温州农机人也在这片沃土上创造着传奇,农机合作社如雨后春笋不断创新发展壮大,一个合作社就可以解决近千个农户种地难的问题。12月的北方已是天寒地冻,而此时温州依然花红草绿,生机盎然。在当地农机部门,记者了解了该市的农机合作社总体发展情况后,还实地采访了瑞安市的粮友、恒丰和永嘉县的友谊三个农机专业合作社。采访中记者发现,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做出很大贡献的专业合作社目前却遇到了用地难的问题,合作社“无家”的烦恼制约了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扎根沃土茁壮成长

温州民营经济十分发达,农村劳动力十分短缺。而温州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粮、油等作物生长,一年可以有三熟。但这这几年由于土地效益差,农民复种指数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粮油产量。同时“零敲碎打、分散作业”的方式,极大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近年来,温州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市级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奖励。瑞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8项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对农机具购置补贴,在省定补贴比例的基础上,增加10%的补贴;要求农村合作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每年要给合作社安排一定额度的贷款;对2005年4月底之前成立的农机合作社,奖励一台价值8.9万元高速乘座式机械插秧机。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该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蓬勃发展。2005年开始先后已创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57家,其中2008年新建23家。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对这种新型农机服务模式做出了高度评价:“种田股份制,农民当董事,7人干了1000人的活,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这种政府支持,市场化路子,社会化合作,企业式服务的运作模式,达到小农户经营规模化服务的目的,既是农业生产机制方面的创新,也是规模经营的一种补充,很值得全省推广”。

全市57家合作社目前共承包经营土地约2万多亩。这些土地由合作社提供统一机械作业服务,合理收取费用,土地的产出归社员个人所有。服务项目包括机耕、机收、植保、排灌、机插、育秧、粮食加工等。服务面积:机耕10.85万亩,机收12.11万亩,机插3.15万亩。

集约经营魅力无限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创建,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机具利用率、提高农村土地复种指数,推广新机具、新技术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在农业生产中已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无论是农机管理部门、专业合作社还有农户都一致认为,这个新生事物是新农村发展的方向。

一是有效解决季节性抛荒,极大地提高复种指数,无形中增加了耕地数量。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私营经济十分发达,经商和外出务工人员很多,加之耕种土地效益较差,造成季节性抛荒问题比较严重。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诞生有效地解决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问题,也为那些不愿意和没能力种地的农户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冬种生产服务,很好地解决了抛荒的问题,为粮油安全做出了贡献。永嘉县乌牛镇农机站张站长告诉记者:“乌牛镇紧临温州市,农民经商较多。合作社成立之前,土地季节性抛荒现象十分严重,大部份农民一年只种一季。友谊合作社成立之后,把全村还有部分周边村的耕地全都种了,一年三季作物,相当于耕地面积增加了两倍。”

二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户和合作社的“双赢”。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现今,因外出人员大大增加,农忙时雇工难,而且工资高,合作社提供了从粮食播种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既可以减少了农户的劳动强度,又可以降低成本。

瑞安市篁社粮友农机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郑维成告诉记者:“仅机械育插秧一个环节,与手工相比,每亩可节省80元,如果从翻耕、栽植、植保、排灌和收割实行全程机械化,每亩可节本200多元。对合作社的社员来说,由于合作社对机具统一安排、调度,实现了连片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扩大了服务范围;另外统一的收费标准,避免了机手之间的乱抬价、乱压价等恶性竞争,使社员的收入明显增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水稻 复种指数 耕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