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海南省、相关部委以及南繁省份,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落实南繁规划委为主线,高标准建设国家南繁基地,将南繁基地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人才聚集的高地、成果转化的高地和服务全国的高地,力争早日建成“南繁硅谷”。
良种联合攻关成绩显著
在回答媒体关于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进展的问题时,余欣荣表示,良种联合攻关始终坚持种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推出一批绿色优质的专用品种,选拔优质抗病虫水稻,节水抗旱抗病的小麦、机收籽粒玉米、优质高产大豆品种144个,授权品种369个。二是创作了一批绿色优异资源,鉴定筛选了一批绿色优异种质、育种新材料1500多份,拓宽了育种的基础,尤其是选拔出小麦抗赤霉病资源,对解决小麦赤霉病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意义重大。三是种业基础理论与育种技术创新取得了新进展,熟化了四大作物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病害分子检测技术,种业理论突破加快推进,品种创新效率提高了1倍。
余欣荣指出,良种联合攻关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成绩,主要有四条经验,一是坚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二是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三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四是坚持全产业链一体化创新。下一步,将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不断深化和拓展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
体制改革激发种业科技创新活力
针对媒体关心的种业领域科技体制改革,余欣荣介绍,2014年开始启动并逐步扩大的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明显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高了,在思想认识上由“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创新成果产出更快了,四年来,122家试点单位确权的种业成果达到5000多件,比试点前增加了50%以上,其中植物新品种权800多件,是试点前的1.2倍。
二是科研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国家种业成果公开交易平台完成各类交易200多项,交易额约3.3亿元。截至目前,试点单位成果交易已近1400件、交易额达10亿元,分别是试点前的1.6倍和1.8倍。
三是科企人才和技术合作明显增强。据初步统计,试点单位到企业兼职的科研人员达到700多人,辞职到种子企业的有30多人,一大批科研人员成为企业的科研领军人才。
大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航母”
针对记者提出的关于如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种子企业、建设现代种业的问题,张延秋表示,目前我国种子企业已经成为了市场主体,净资产1亿元以上的种子企业比5年前翻了1倍。种子企业人才实力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但是,全球种业格局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到来,国际种业巨头纷纷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距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航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张延秋认为,面向未来,对建设种业强国充满信心。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二是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推进优势科研资源与企业研发体系有机结合,就可以迅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实现种业的跨越式发展;三是随着近几年我国种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种业强国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
将完成约10万份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任务
在回答记者关于我国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的问题时,张延秋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种质资源长期库1座、复份库1座、中期库10座、种质圃43个、原生境保护点199个;长期保存物种2114个、种质资源49.5万份,位居世界第二。
张延秋表示,农业农村部从2015年开始启动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查清了资源家底信息,摸清了资源分布与消长变化,挽救了大量古老地方品种和濒危资源,发掘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珍稀特色资源,强化了保护资源的社会意识。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做好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总体目标是完成2228个县、大约10万份资源的收集保存任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hf/2018-5-17/hf_6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