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病虫基数。
(1)稻瘟病、稻曲病、稻纹枯病等菌源基数不断积累,田间菌源量大,具备中等以上发生程度的菌源基础。如遇合适天气,存在较大发生风险。(2)“两迁”害虫如果迁入时间早、峰次多,将偏重发生。据全国农技中心通报,“两迁”害虫2015年秋季回迁虫量比常年高8%,越南虫源地同我国虫源地一样,受厄尔尼诺气候事件影响,有利于来年“两迁”害虫的虫源积累。(3)二化螟冬前越冬虫源面积和基数偏高,冬前二化螟加权平均亩活虫数3953头,虫源面积1396万亩,具备偏重以上发生程度的虫源基数。
3. 气候因素。
(1)据天气预报,汛期雨水多,有利于水稻“两迁”害虫的迁入与繁殖,同时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流行十分有利。(2)由于播插期不整齐,中晚稻抽穗杨花期拉长,抽穗扬花期遇阴雨天气田块易发病。山区等部分产区具有雾大露重的小气候特点,对稻瘟病的发生流行有利。(3)另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和预测,我国目前正经历历史第二强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至2016年春季。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强发生的当年和次年是病虫灾害高发年。这样的气候条件一是有利于害虫越冬,增加来年发生基数;二是可能导致“两迁”害虫迁入期提前,迁入量增加,局部出现集中降落为害;三是稻瘟病、稻曲病等气候型病害易感期与阴雨天气相遇几率加大,导致为害加重。
4. 其他因素。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农民养成了深水灌溉的习惯,加上田间氮肥用量高,有利病害流行。
五、玉米
(一)发生趋势。
1. 玉米螟。
一代3级、鄂西低山2级,发生面积约250万亩;二代3级、局部4级,发生面积约550万亩;三代3级、局部4级,其它地区2~3级,发生面积约200万亩。
2. 纹枯病
全省大部3级,鄂西北(十堰)、鄂北(孝感)2级;发生面积约306万亩。
3. 大斑病。
2~3级,感病品种4级,发生面积约220万亩。
4. 小斑病。
全省大部2级,发生面积约100万亩。
5. 玉米锈病。
大部3级,局部4级,发生面积约150万亩。
6 . 玉米瘤黑粉病。
大部3级,局部4级。发生面积约100万亩。
(二)预测依据。
1. 病虫基数。
玉米螟:越冬代玉米螟鄂北岗地、鄂西北十堰百杆活虫数14.2头(郧县)~64.5头(南漳),比历年平均值增加12.3%~54.9%,江汉平原百杆活虫数低于历年平均值,潜江市4头,减少86.9%,松滋市10头,减少10%。全省加权平均百杆活虫26.6头,较历年均值减少19.9%,死亡率4.1%。纹枯病、大(小)斑病、锈病等病害在玉米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菌源充足。
2. 品种抗性。
我省部分品种抗病性较弱,特别是近年引进的北方品种,在鄂西山区及丘陵产区病害发生较重。
3. 天气因素。
据天气预报,2016年5~9月平均气温鄂西北西部和鄂西南20~25℃,其它地区大部25~26℃;与历史同期相比,鄂东南偏低0.1~0.2℃,其它大部偏高0.1~0.5℃。降水与历史同期相比,鄂西北和鄂东北偏少1成左右,其它大部偏多1成左右。天气因素对玉米病虫的发生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六、棉花
(一)预测趋势。
1. 棉盲蝽。
主害代3级、局部4级,发生面积约180万亩次。
2. 棉铃虫。
主害代2~3级,局部4级。发生面积约200万亩次。
3. 棉蚜。
苗蚜2~3级,孝感、潜江4级,发生面积约71万亩次;大部棉区伏蚜3级、鄂东(黄冈)4级。累计发生面积约116万亩次。
4. 棉叶螨。
棉叶螨大部3级,荆州、襄阳4级。发生面积约105万亩次。
5. 烟粉虱。
大部棉区2级、江汉平原中东部3级,发生面积约61.4万亩。
6. 枯黄萎病。
枯黄萎病大部棉区3级,老病区4级。发生面积约100万亩。
7. 棉花苗病。
4级,发生面积约50万亩。
(二)预测依据。
1. 病虫基数。
棉铃虫: 各地越冬总蛹量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减少17.7%~68.6%。据荆州、枣阳、宜城植保站调查,越冬代棉铃虫主要在玉米田,棉田次之,棉田宜城18头/亩、枣阳4.5头/亩、新洲10头/亩;玉米田荆州39.2头/亩、宜城85头/亩;枯、黄萎病:近年来枯黄萎病发生普遍,特别是老病区菌源广泛存在。
2. 作物布局及品种抗性。
棉区玉米、蔬菜种植面积扩大,棉花面积减少,棉花与瓜菜套种(插花)面积增加。棉田的缩减,插花田、桥梁田的增多易造成棉铃虫、棉盲蝽等害虫集中为害。我省部分棉区棉花常年连作,枯萎病、黄萎病菌源大量积累,老病窝多。我省种植的棉花95%以上是抗虫棉,对黄萎病抗性弱,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病害发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zw/zb_225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