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稳粮扩豆保障要再多些


    本报记者韩啸

    近日,记者跟随调研团队,赴东北主产区对2019年大豆、玉米种植情况展开调研。

    调研了解到,受2018年国家大豆、玉米种植补贴政策调整及玉米减产、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今年黑龙江多地种粮大户、合作社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改种大豆的积极性明显提升。但在吉林部分传统“黄金玉米带”,农民为求稳妥更倾向于种玉米。大豆振兴还需因地制宜,加强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近年来“保险+期货”试点的开展,在稳定农民种植收益、构建金融助农机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粮改豆”面积增加明显

    2018年是玉米市场经受考验的一年。从8月份开始,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玉米需求出现“负增长”;玉米临储政策取消余波犹在,临储玉米拍卖对玉米价格形成较大影响;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发酵,大豆、玉米进口情况不明朗,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受此影响,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玉米价格持续走低,尤其在12月份之后,国内玉米价格急转直下。2019年春节前后各一个月的时间里,不少玉米产区出现了农民“卖粮难”情况,农民玉米种植收益大幅下降。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兴福乡兴福村二组,种粮大户田志文告诉记者,目前该生产大队有耕地2380亩,主要种植玉米和大豆。受干旱等气候因素影响,2018年玉米平均减产30%,单产在9-10吨/公顷,比正常年份少3-4吨/公顷,年前的卖粮价格是0.65元/斤左右,比正常年份要低0.1-0.15元/斤左右。

    在市场行情上,玉米表现不理想。在政策补贴上,种玉米明显逊于种大豆。在黑龙江,今年大豆种植补贴达到3900元/公顷、连片200亩以上专项补贴2250元/公顷。玉米与大豆的种植补贴差额在3000元/公顷,基本接近农民除去租地成本外的种植成本。

    由于玉米、大豆土地竞争关系明显,黑龙江的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出现此消彼长的局面。今年兴福村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明显高涨,种植比重从2018年的15%提升为40%。农安县烧锅营子村大豆种植面积增加50%,属于大豆面积增幅较大的区域。

    总的来看,在此次调研所涉及的区域内,黑龙江大豆种植增长面积约为4000公顷,增长率达到10%,而玉米种植面积出现了相应的下降。

    “大豆振兴”需构建长效机制

    除了市场和价格补贴政策的影响,一些大型国营农场主动冲在了“大豆振兴”的前线。

    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七星泡农场,记者看到大型机械化播种设备已经开始下地春耕。作为已有60多年历史的“老牌”国营农场,在国家“大豆振兴计划”中,主动响应国家政策,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农场负责人范洪江说,农场耕地面积超过3.2万公顷,以玉米、大豆种植为主。虽然2018年七星泡农场遭受旱灾,但由于采用集约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等,使得玉米、大豆减产幅度低于预期水平。今年大豆种植面积达到了1.9万公顷,比去年增加了3000公顷;玉米面积3500公顷,较2018年减少2000公顷。

    与之相比,吉林部分传统“黄金玉米带”上的生产经营主体反应平淡。因玉米产量较高,当地下游加工企业对大豆的需求量有限,农民改种大豆的积极性并不强。

    德惠市文兴玉米合作社负责人尹立文说,在受旱灾减产21.4%的情况下,玉米产量依旧达到了11吨/公顷。对于普遍含水量在18%-20%的玉米来说,可以卖到0.85元/斤的价格,“即使大豆产量可以达到2-2.5吨/公顷的产量,加上补贴,还是没有种玉米踏实。”

    业内人士认为,在“大豆振兴计划”提出后,激发了一些农户的种植热情,使东北大豆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补贴对大豆生产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有限。与2018年相比,今年的大豆补贴价格将有所下降,预计不超过270元/亩。此外,黑龙江第三、第四、第五积温带的三年大豆、玉米、杂粮杂豆轮作补贴150元/亩的政策已经结束。

    永安资本农产品总监郑结明表示,要战略性地改变大豆供给格局,还需从根本上提升大豆的竞争力,解决制约大豆高产的技术难题,依靠科技手段来增强农民的种植意向,改善种植结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玉米 农民收入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