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小山村招了个“大经理”


    本报记者蒋文龙朱海洋

    小山村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这件事在浙江引发热议。点赞者有之,怀疑者有之,静观者亦有之,大家各抒己见,不由地加入到一场讨论中。小村原本静谧的春天,变得热闹而又引人瞩目。

    “敢吃螃蟹”的正是淳安县的下姜村——五任省委书记的联系点,浙江首屈一指的新晋“明星村”。去年,村里组建“千岛湖下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此次招录的岗位是公司的总经理。

    日前,在百余人的见证下,来自江苏苏州的赵祥斌接过聘书。作为某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尽管赵祥斌前后换过六次工作,但还从未受过媒体如此关注。

    对赵祥斌来说,下姜又何尝不是“螃蟹”?在此之前,他从没到过这里,甚至未曾听说过下姜。如今,赵祥斌必须从零做起,建团队、构模式,经营村庄无疑是一个巨大而富有诱惑的挑战。

    下姜为何要招职业经理人,又何以吸引赵祥斌?下姜实业公司准备何去何从?这种探索背后带有怎样的价值和风险?又有多少借鉴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最近,记者专门前往下姜探寻。

    “明星村”的成长烦恼

    沿着千岛湖环湖公路,从县城一路向西,驱车八十里才能抵至下姜。这还算好了,16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赴村调研,需颠簸60多公里“搓板路”,又坐半小时轮渡,还得再绕百来个盘山弯道。

    此前下姜出名的,不是偏,而是穷和脏。有句俗语这么说,“烧木炭、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为了脱贫,上世纪80年代初,老百姓纷纷上山砍树,用来烧木炭窑。短短几年,群山成了“瘌痢头”。而村里则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现在的下姜村,依然有名,人们常说她“绿富美”,翻身的背后离不开浙江五任省委书记的密切联系帮扶。去年,村里人均收入超过2.7万元,全年吸引了近50万游客,光农家乐和民宿下姜就有30多家。

    “游客这么多,但收入十分有限。”姜浩强是下姜村的党总支书记,他坦言,最大的原因还是缺乏丰富的业态,根子则在于缺乏运营、文创、管理等专业人才。

    如何破解这一问题?去年8月,下姜村成立实业公司,由全村224户786位村民以人头股、现金股、资源股等方式共同入股,其中现金股每股1万元,共有165人参股,享有分红权和监督权,不具决策权,董事会由6名村干部构成。

    没想到,首个项目就卡壳了。经过讨论,公司决定改建村里废弃猪栏,一楼做特色餐厅,二楼做培训教室。最初,下姜试图引入工商资本,可几波考察团来了又走,始终未能牵手成功。几个月过去,项目停滞不前。根据协议,2019年底必须分红。姜浩强急了。

    怎么办?村里讨论决定,既然村干部水平和经验都不行,而且将来实业公司也不单单做餐饮和培训,还要进行更多项目的拓展,如此一来,何不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要招索性就高薪聘请!

    春节后,“杭州发布”官方微信发出一则招聘启事:基准年薪18万元,上不封顶,你愿意去一座大山里的乡村,当职业经理人吗?

    18万元底薪?!下姜村内部炸开了锅,老百姓议论纷纷,社会上同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姜浩强更担心的是,从发布启事到笔试面试只有短短11天,真的有人愿意来小山村吗?

    为什么是赵祥斌?

    报名截止当天,拿到名单姜浩强嘘了一口气。26名应聘者来自9个省市,年龄从28岁到55岁,绝大部分是“85后”,其中不乏清华、浙大、上外等名牌高校的毕业生。他们中有的是大学老师,有的具有丰富的农旅项目操刀经验,有的已是年薪几十万元的职业经理人……

    如何从这群高手中挑选出如意的“大管家”?村里专门又请来8位专家,包括浙大教授、媒体代表,以及旅游、民宿、美丽乡村策划等方面的专家,大家一同出考题。

    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在面试过程中,除了考察应聘者的基本素养,更关注其综合能力,以及与下姜村优劣势的贴合度,特别是市场开拓、资本运行、运营管理等能力,经验丰富很重要,更要懂“三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核心 休闲 木炭 总体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