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次井冈行一生家国情


    踏访神山村,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落下

    茅坪乡神山村是井冈山的一个小村庄,坐落在黄洋界脚下,当年黄洋界保卫战的炮声就在这里响起。井冈山斗争时期,神山村也是革命的主战场,有稽可考的革命烈士就有10位。过去村里共有54户23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50人,贫困户数达到42%,贫困人口数达到21.6%,是一个典型的“边、远、穷”小山村。2016年2月2日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党中央的深情厚谊,看望慰问神山村群众,指出“老区在全国建小康的征程中,要同步前进,一个也不能少,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都要共同迈入小康社会。我们要精准扶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当学员们乘车顺着新修的道路,缓缓绕过村口的山头,翠竹环绕的神山村映入眼帘,盛开的黄桃花点缀在“井冈红神山茶基地”的四周;一条清澈的溪水弯弯曲曲穿行村间;一幢幢干净整洁、白墙灰瓦的客家小楼顺坡而建,错落有致。“神山村山林面积大,依托毛竹、茶叶、黄桃特色产业成立了3个专业合作社,所有贫困户都参与到合作社当中,发展‘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经营模式。”村党支部书记彭展阳说,通过市县乡产业扶持资金、部门筹集资金、社会捐助资金的方式,为全村21户贫困户每户筹集产业发展资金2万元,入股到相关产业中并给贫困户发放股权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确保脱贫致富的可持续性。

    “看到村里发展好,我回来开农家乐。”正在神山农家门口收拾柴火的村民彭长良告诉学员们,村里立足红色文化、绿色竹林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实现“山区变景区”。如今,来神山村的游客多了,农家乐的生意也好,村民谋生的路子也多了。村民们有的打糍粑、有的卖茶叶、有的做电商,贫困的小山村活起来了。2017年该村累计接待游客达22万人次,全村从事农家乐12家,打糍粑5家,旅游从业人员56人,人均增收3100元以上。

    “政府帮助我们把房子进行了整修,路也变宽了。”提起村里的变化,曾经的贫困户彭夏英喜上眉梢,过去神山村有39栋危旧土坯房,有些土坯房都快要倒塌了,还有村民居住在里面。村里采取政府补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扶贫资金给一点、银行贷一点等“五个一点”筹措资金,通过维修加固和拆旧建新的方式,神山村民住进了安全舒适、面貌一新的房子,真正实现了“旧房变新房”。村委会主任赖志成说:“村里贫困家庭医保、低保、社保、教育等民生兜底的保障网已经织就。”

    在神山村委会门口醒目的“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神山”的牌匾下,学员们聆听了3年多来神山村通过精准施策,实现脱贫的奋斗故事。随后学员们走访农家,体验打糍粑,购买扶贫产品神山茶,处处感受到精细精准扶贫措施带来的新变化。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神山村,一个井冈山深处脱贫奔小康的样板村,让学员们感受到老区精准扶贫,全面奔小康一个都不能落下的现实写照。如今的神山村不仅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更坚实地迈向致富奔小康的新征程上。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率先实现了脱贫摘帽,兑现了党对井冈山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绽放出的新的时代光芒。”学员们说,井冈山人民再一次勇立潮头、创建奇功,其所点燃的精准脱贫的星星之火,必将在全国掀起燎原之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不让一个人掉队”“一个也不能少!”。

    助力乡村振兴,让对接成为常态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

    3月25日,学员们来到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先后考察调研了智慧农业展厅、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展厅、鱼菜共生示范基地、芦笋品种园,并前往林科龙脑、明耀实业等2家高新技术企业实地调研。调研过程中,学员们充分发挥各自专长,与园区内农作物良种场、畜禽良种场、井冈蜜柚研究所、科技信息等相关负责人以及园区内的企业家们,就生产、研发中存在的问题交流洽谈,提出参考建议。“农业领域高层次专家来到企业实地对接,对革命老区的企业来说好比久旱逢甘霖,希望能一对一结成帮扶对子,扶持企业品牌持续成长,带动茶油产业上下游良性循环发展。”从事茶树油开发的江西明耀实业公司董事长李玉花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水稻 八角 毛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