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晋斌李朝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娟玲说,随着我国创新意识、经济实力的增强,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以科研育种学科为例,“种质资源是种业的基础,种业是农业安全的基石。”王娟玲说,国家《“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中,把“现代种业”放在了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的首位。然而当下,专门从事种质资源研究发掘的比较少,尤其是地方科研机构,这个学科基本上都在搞育种,都想直接出品种,都想搞终极产品,不想搞类似零部件的资源材料。
王娟玲说,按现在的考核办法,品种更多地被认为是原始创新有知识产权,容易得奖,而在职称、人才评审评价中加分起作用,还能有转化收入(尤其杂交种),因此就造就了成百上千的小摊摊、小课题、小团队。
王娟玲说,这里确实有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问题,但这种体制和做法导致了三个后果:首先是封闭狭隘,资源交流少、难共享。而有些掌握着资源的人不一定搞得了育种,能搞得了育种的又不一定拥有资源,整体上底数不清,利用上盲目重复。其次是很难出大品种、大成果。有些只能拿个证书、评个职称,难以有力支撑种业发展。再其次是学术风气不正,协作氛围不浓,形不成大团队,出不了大专家,更不可能人才辈出。
为此,王娟玲建议:一是让创新尤其原始创新的价值能够很清晰准确地体现,不被忽视埋没,真正保护知识产权,充分调动创新者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激活创新的活力。二是注重创新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把创新作为一个链条、一个系统进行科学分段,设计好创新的程序和流程,制定好“游戏”规则。大家跑接力,充分发挥每一棒的最大潜能,不能让科学家一棒跑到底。三是建立科学的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和政策。不同岗位要使用不同的尺子衡量,不然一定会造成创新思维的标准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3-11/89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