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操戈邓卫哲
百香果是海南特色农产品调优增效产业之一,也是各地主抓的特色扶贫产业之一,目前全省种植面积为1.3万亩。去年以来,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拿出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百香果品种适应性选育、健康种苗基地建设、种苗病毒检测、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计划5年内在全省种植10万亩百香果。
为了鼓励贫困地区发展百香果产业,海南省政府明确要求临高、保亭、白沙、五指山、琼中五个国定贫困市县,要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百香果标准化示范基地及指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实行种苗、药肥、栽培、包装、销售“五统一”推进产业发展,实现产业脱贫。同时在示范基地建设扶持方面予以倾斜,贫困地区一亩补贴5000元,非贫困地区一亩补贴3000元。
130亩百香果分红42万
去年底,海南省临高县多文镇凤雅村的130亩百香果大获丰收,村民们共分红42万元,最多的拿到7万元,少者也有2000多元。村里参与种植的3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走进凤雅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绿油油的藤蔓爬满棚架,一个个网球大小的青翠百香果挂满枝头,果香诱人。忙着摘果的合作社理事长王志强笑着说,“百香果好打理、见效快,是难得的脱贫致富好产业。”
没种百香果前,凤雅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橡胶、香蕉和冬季瓜菜。王志强说,橡胶价格多年低迷,基本没人割胶了;香蕉投入大,贫困户多数种不起;冬季瓜菜价格波动较大,收入也不稳定。
由于缺乏好的产业支撑,凤雅村到前年全村仍有80户366人未脱贫。在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尚骞看来,要想让贫困群众永续脱贫,就得选出好的产业带动。
“街上水吧的老盐百香果卖到十多二十块钱一杯,我们为何不种点百香果呢?”去年年初一次村两委外出考察学习中,黄尚骞发现百香果产量高、效益好,又不愁卖,当时便有了引进这一产业的想法。
百香果果瓤多汁液,富含多种维生素,口感酸甜,可制成芳香可口的饮料,还可添加在其他饮料中以提高饮料的品质,近些年来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经过多方咨询考证,海南各地气候均适合种植百香果。说干就干,在黄尚骞动员协调下,2018年6月,凤雅村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领贫困户发展百香果产业,由三亚桂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种苗,村委会牵头成立雅香园种养专业合作社,实行保底价收购,并提供技术跟踪服务。
“这是短平快项目,种植3至5个月就能收获,投入不大,是扶贫的好项目。”黄尚骞给记者算了笔账,百香果易种易管,与种苦瓜差不多。每亩投入约4000元左右,一年可收两茬,每造产量2000到3000斤。合作社保底价5元每斤统一收购,贫困户不愁销路,管得好每亩产值超过1万元。
种苗把控好,农民不亏钱
“百香果虽然是短平快的扶贫项目,但必须做好源头种苗品质把控和标准化示范种植推广,不然产业难以持续稳定发展。”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南亚办主任祝英武直言,政府必须帮助农民做好源头种苗把控和技术指导,让老百姓拿到产量高、安全无毒的种苗,少走种植弯路。
为此,2018年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专门共安排1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百香果品种适应性选育,争取在9个市县做试验并从中选出最优的母株进行培育和推广。同时拿出200万元专门扶持百香果健康种苗基地建设。
祝英武认为,政府在源头上花了更多精力,抓得更扎实些,苗的质量有保障,产业基本就成功一半,农户就不至于亏本。同时,种苗质量把控好,农民后期管理也轻松,成本要低很多。
在海口市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上千平米的玻璃温室大棚内,一排排的百香果种苗长势旺盛。在此育苗的海南自贸区海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香公司)总经理杨天浩介绍,为了确保种苗质量,他们专门从台湾引进台农1号、小黄金、大黄金等百香果脱毒种子,通过智能控温系统,实现年育苗量500万株。
为了确保贫困户能够种出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海香公司专门从台湾和广西地区高薪聘请了近百人的田间技术服务团队,为贫困户提供“种苗+技术”的全程管护服务。杨天浩认为,只有好的种苗配套好的田间技术服务,才能确保产业稳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3-07/89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