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让“能人”在家乡大放光彩


    本报记者张培奇范亚旭

    “走遍东西南北中,回乡发展更轻松”“在外辛苦身心累,返乡创业更实惠”“春风十里,不如建设家乡有你”……返乡创业就业是实现城乡融合和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大抓手。日前,在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河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喻红秋指出,在外面工作的农村优秀人才,开阔了眼界,长了见识,也学了很多技术,有的在管理方面有特长,有的在资金方面有积累,吸引这些乡土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对实现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河南省有一大批在外就业创业的退伍军人、个体经营者、优秀农民工等乡土人才了解到家乡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需求之后,决定留下来建设家乡。

    真情对接,让走出去的乡土人才乐意回来

    发出“乡音”,展示“乡愁”,凝聚“乡情”,留住“乡才”。为全方位推动乡土人才回归工作,今年河南省多地打出“乡情牌”“政策牌”“推介牌”,在交通要道、超市等人员密集区域制作悬挂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紧盯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大中专毕业生4类重点人群,对政治素质强、有专业技术特长和致富带富能力、愿意返乡支持家乡建设的,登记造册,建立乡土人才库。

    行走在豫北汤阴县白营镇北陈王村,粉刷如新的墙面,古朴精致的牌坊,绚丽多彩的墙体宣传画,干净整洁的街道,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景象展现在眼前。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感慨万分:“俺村这两年变化可大了,以前垃圾随处堆放,到处脏乱差,现在村里靓丽的就像个公园。这功还要记在俺们的张来宾书记身上。”

    原在外创业成功的张来宾,多年来一直关注着村里的发展,先后为村里捐款200余万元。2016年3月,他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两委”干部全面整治村容村貌,成立“五风”监督理事会,为村民安机顶盒、通天然气,办深受群众欢迎的农民夜校……两年间,北陈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不断增加,村民幸福感越来越强,我觉得所做的一切都值了。”张来宾感慨说。

    营造关心、关爱、关注乡土人才的浓厚氛围,让乡土人才感受到家乡党委、政府的温暖,形成回报家乡、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的良好共识。自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各地开展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联络沟通有序有效,乡土人才持续回归,呈现出了遍地开花、共建家乡、共谋发展的好态势。

    政策释放,激发乡土人才返乡的热情与动力

    建立健全乡土人才回归政策体系,发挥政策“虹吸效应”,为乡村发展“引凤还巢”。河南省不断在用地、资金、审批、税收等方面出台优惠和奖励政策,引导乡土人才返乡发展、投资兴业,推动智力回归、人才回乡、资本回流。在豫南新县,通过政策吸引和乡情感召,有20多名外出成功人士意向回乡发展产业项目,拟投资额达10亿元;同时,该县主动为返乡人员提供就近就业信息服务,举办了2场“互联网+返乡就业”招聘会,签订意向用工协议500多份。

    禹州市则将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作为拓宽村级后备人选、建强基层骨干队伍的重要渠道,直接增强乡土人才对村级事务的参与度和认同感,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结合脱贫攻坚工作,该市还设立100万元扶持基金,用于奖励自主创业的乡土人才,激励乡土人才返乡创业热情。

    今年1月底,河南省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通知》,为返乡农民工送上包括创业补贴、金融服务、保险补贴、税收优待、贡献奖补等政策“大礼包”,提出初次创业免税、为创业主体提供数千万元贷款额度的支持。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正建立一套合理的保障机制,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创新农村人才引进使用,优化乡村创业创新环境,把有志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类人才“吸进来”;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在加大农村“筑巢引凤”工程的投资和投入,扩大招商引智力度,把更多在外的家乡人才“引回来”,让他们在家门口创业,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回归 外出务工 积累 信息服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