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深加工让土特农产品大放异彩


    刘延年

    安徽省无为县被誉为“全国农业强县”,早在多年前就形成了优质稻米、无公害蔬菜、荸荠、草席、花生米等40多种特色农产品产业,如何充分挖掘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和效益?无为县近年来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大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的经济效益。

    谈起李老奶奶花生米和赵老五小磨麻油,无为县及毗邻地区无人不知,两家都是无为县的“老字号”农产品品牌,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花生米在市场售价一斤5元左右,但经李老奶奶独家秘制,售价翻了近2倍,而再深加工而来的花生酥更是卖到了每斤16元。即使价格稍高,但李老奶奶花生米在节日期间依然供不应求,创下春节前销万箱的记录。赵老五小磨麻油,早已从多年前的小作坊发展成今天的麻油厂,年产小磨麻油600多吨,菜仔油1500多吨,产值达到1600余万元。

    无为县芦玉蔬菜合作社种植的芦蒿,通过打时间差提前抢夺市场高地,价钱可提高一倍以上,通过加工包装后,最贵能卖到十几元一斤,经济效益成倍增长,仅去年,合作社销售收入达800多万元,社员较上年人均增收15%。

    这些经验让无为县充分认识到,提升农产品效益,仅靠一些小作坊的“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无为县抢抓机会,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培育扶持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项目,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要素支撑,也为特色农产品规模加工探路。

    作为优质稻米盛产地,无为县着重发展大米深加工,永安米业购销有限公司新引进一条大米深加工设备流水线,年处理大米量新增3.5万吨。除了粮食加工企业在不断扩产,特色农副产品也大有可为。该县的特色农产品荸荠一直是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之一,从上个世纪80年代生产面积5千亩发展到现在6万多亩,年均收入1.5亿元,在壮大荸荠产业的同时,还对荸荠进行深加工,将其制成罐头、饮料、果冻、糕点等,并从荸荠皮中提取色素和防腐剂,实现荸荠规模化和产加销一体化,加工的无公害荸荠产品远销上海、天津、内蒙、港澳地区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国,实际纯收入达每亩6000元,果农收入翻番。

    无为县襄安镇是全国四大席草生产基地之一,该镇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帮助农民从单纯席草种植转向生产、加工、销售全覆盖,近年来发展了规模化席草加工厂25家,生产加工机械发展到200台,年产高档草席3000万条。如今,该县席草加工总产值达3.5亿元,农民户均收入6万多元,人均收入1.7万元,席草加工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荸荠 麻油 大米 经济效益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