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瞄准绿色引领农药创新


    “总之,加大绿色生态农药、植物源和微生物源农药、生物信息素产品、免疫激活剂以及高效绿色新农药、新剂型的创制开发,要走清洁工艺、绿色工艺、生态工艺的对环境和生态友好的道路。加强天敌规模化人工饲养和施放及天敌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绿色农药精准使用技术与高工效施药技术及航空植保技术,建立基于作物健康的全程植保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完善统防统治机制,强化绿色农药及其配套技术的普及应用,既要满足我国农业防灾减灾的刚性需求,还要符合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需求。”宋宝安说。

    宋院士还重点强调了加强科普宣传的重要性。他表示,科普是让公众了解农药、懂农药的关键。一方面,用农药的人不了解农药,导致对施药方式、施药时期、施药剂量、施药安全间隔期等把握不准确,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药害及中毒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公众不了解农药,导致谈“药”色变。建议在大、中、小学开展农药科普讲座,出版通俗易懂的农药科普手册和宣传画,媒体加强正面宣传和科学引导,同时加强基层农药使用者合理使用农药的相关培训。总之,希望全社会形成合力,大力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出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3

    紧盯前沿技术加强绿色创新

    农药虽小,但关系重大。当前我国农业以绿色兴农、质量兴农为发展目标,在化肥、农药“双减”政策下,我国农药行业今后将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宋宝安认为,行业的热点趋势主要集中在:环保核查,加强对农药生产企业和农药施用的监管力度,通过“新门槛”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农药集中配送,从源头规范市场;“试水”电子商务,实现企业网络化、信息化;农药管理新政策,统一农药生产管理、严查市场、严管使用;作物解决方案,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深度融合,向整体的技术服务转移,强调作物健康为目标的全程解决方案;大力推广生态农药,以生物源或天然物作为生态农药先导结构,开展生态农药的分子设计研发是农药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兼并重组,优化产业和行业结构;农药管理,引领企业向诚信、创新、合作方向发展。

    而在农药创制上,宋院士指出,国家“十三五”期间农药绿色创新重点包括了加强品种绿色工艺创新研究,节本清洁,增强竞争力;加强骨干品种绿色制剂创新研究,减少生态环境风险;推动专利过期品种国产化进程,为替代提供当家品种;加快免疫诱抗、性诱剂及调节剂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研发,推动生态调控;研发高工效农药和航空新型制剂,加强药种肥一体化进程,提高农药利用率和精准化率及省力化;推进绿色农药全程植保技术和体系建设,为以区域和作物健康为代表重大病虫害防控提供全程免疫解决方案。

    对于“十四五”期间的农药创新,宋院士认为,根据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针对制约我国绿色农药创制与产业化的关键问题,通过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产品创制、产业化四类关键问题的整合和联合创新,并在绿色药物新靶标和分子设计、生物农药合成生物学、RNAi新农药创制等重大产品创制与产业化等前沿核心技术进行突破。力争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的“重磅炸弹”级新产品,建立其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农业应用技术,同时,培养一批农药创新领域的领军性人才和一批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为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采访间,宋宝安特别看好RNAi农药,将其誉为“农业上又一次新的科技革命”。他介绍说,RNAi农药兴起于近两年,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全新的解决途径。利用RNAi农药干扰技术,可阻止害虫或病菌进行相关蛋白质的翻译及合成,切断其信息传递,在基因层面上杀死害虫和病菌,从而帮助人类进行作物害虫、病菌以及杂草的杀灭。

    “我们还应结合当今国际新农药创制研究的趋势和特点。比如以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结构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尤其是以基因编辑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与新农药创制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目前,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始应用于新农药创制研究,极大地提高了农药创制效率。最后,多学科发展的推进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世界农药科技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多学科之间的协同与渗透、新技术之间的交叉与集成、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与整合已经成为新一轮农药科技创新浪潮的鲜明特征。”宋院士的眼中闪着亮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产业化 品种 免疫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