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霞本报记者鲁明文/图
“不外出务工的话没有多余的收入,出去了老人小孩又没人照顾。”如今,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周家村,这个一直萦绕在村民马哈飞索心头的“困扰”终于不在了:2018年9月底,她和村里的80多名家庭妇女成了大河家镇工业园区内叶之漫品牌服饰厂“扶贫车间”的工人,“一出家门就进厂门,赚钱顾家两不误”。
周家村是一个坐落于黄河上游、甘青两省交界地带的贫困村,村里人均耕地不足0.5亩,多年来,缺资金、缺技术一直是制约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马哈飞索家里有3.5亩地,全都种玉米,每年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而她家里还有有70多岁年迈多病的公婆需要照顾,想靠挣钱养家却苦于不能外出,常年只能依靠务农、低保金来维持生计。为了改变家里的贫困面貌,无奈之下,马哈飞索儿子刚初中毕业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虽然每个月能有一些的收入,但日子依旧过得艰难。
9月初的一天,马哈飞索家突然来了两位客人——县环保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徐玉洁及其未婚夫朱春翔。原来,朱春翔在周家村开办了主要生产工服的“扶贫车间”,技术要求简单,考虑到马哈飞索家的情况,希望她可以到车间工作。
“扶贫车间”重新点燃了马哈飞索心头的希望。“我在这里上班已经40多天了,第一月领了2200的工资。这个月应该能拿到3000多元。”马哈飞索一边娴熟地做着衣服,一边对记者说,“车间离我家不到1公里,早上8点50分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我不仅有足够的时间把老人们安顿好,还可以有一份可观的收入,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在“扶贫车间”上班的贫困户马尕樱桃、马赛麦,家里的境况与跟马哈飞索相似,都是贫困户,家中的收入都靠丈夫外出打零工,但日子还是捉襟见肘。马赛麦说,得知村里有个扶贫车间,一批过去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回到了村里。
“现在我们在扶贫车间上班,收入和在城里打工差不多,管理又规范。”刚刚当上车间主任的康吊村村民冶自力哈,之前在临夏市的一家餐馆做管理工作,他说,“在扶贫车间工作比在外面好,就近上班,过年过节都可以在家里。”
“第一次陪未婚妻徐玉洁来到她帮扶的周家村时,我就被村民们的善良、淳朴感动了。为了帮助村民们增收脱贫,我跟家里人商量在村里建一个‘扶贫车间’,希望让更多在家留守的贫困妇女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叶之漫品牌服饰厂“扶贫车间”负责人朱春翔说,他家里原来在河南、兰州等地从事服装生意,了解周家村的情况后,他和家人依然决定投资400万元在村里建设扶贫车间。目前,厂里共有80台机器,已带动包括周家村及附近村子110名贫困人口在内的389名村民务工增收,“因为厂里的订单很稳定,所以公司正在建设第二个厂,很快就能投入运行,预计可新增400多个就业岗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1-10/82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