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定要守住这块金字招牌”


    “复活”后的查干湖,如今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南北长37公里,东西宽17公里,总面积506平方公里,水面面积420平方公里,年均蓄水量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约6米。

    水流银,土生金。“引松工程”真正解渴,环查干湖小气候及生态环境很快得以改善,周围几个县市的上百万亩粮田能够排灌自如。引水渠还是个天然产卵场,有利于鱼妈妈洄游产卵、繁育幼苗。

    前郭县水利局水产科长李凤龙说,查干湖实际上是霍林河道上的堰塞湖,进水口松花江,出水口嫩江,偶尔嫩江涨水会形成倒灌,保水护水活水的后续工程一直没有停下来,生态环保项目接连实施。

    放鱼——以水养鱼,以鱼养水

    一湖活水,为查干湖渔场带来生机,为查干湖渔农民带来希望,天然鱼类资源逐渐恢复。

    闫来锁说,形势好转没几年,随即出现新的困扰。“靠自然增殖,渔业无法持续发展,水多鱼少、湖大鱼小现象突出。”加之周围老百姓持有“搂到碗里都是菜”心理,夏季满湖都是渔网,冬季凿冰“抢泡子”,疯狂的掠夺式捕捞,部分渔民甚至带着枪支下湖,造成管理失控。

    1992年松原市成立,市委、市政府下大决心恢复查干湖渔业资源,顶着巨大压力,协调500多万元“巨额贷款”,一次性投放鱼种130万斤,开创了省内首家大水面开发、人工增殖放流的先河,当时把东三省的鱼苗买光了。

    吉林省相关部门也下大决心综合治理查干湖,省公安厅直接参与打击非法捕捞。2002年成立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2007年成立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法律为准绳,多方努力把偷捕滥捕彻底治住了。

    1992年投下去的小鱼苗,在大湖中度过了几年相对安稳的日子;1995年起开捕,连续几年,农场职工的日子也趋向安稳、生活好转。后来又经历1998年东北大水、灾后疫情等一段曲折,直到跨入本世纪,查干湖从头再来,迎来阳光普照。

    近20年来,查干湖“以水养鱼、以鱼活水”,实行轮放轮捕,形成良性循环,保护生态与渔业生产、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第一,坚持增殖放流,科学投放鱼苗。查干湖年年封湖涵养和接续投苗,每年春季投苗时按照“一草带三鲢”比例,即投放一条草鱼同时投放三条鲢鳙鱼。查干湖渔场自建的苗种场,繁育品种齐全,能够自给自足。

    第二,坚持人放天养,不搞围湖养殖。烟波浩渺的查干湖及糊汊、通湖河道,通通没有网箱、围网养殖,绝对没有饲料等任何投入品。而大湖养殖也适度适量,杜绝自身污染。

    第三,坚持有序捕捞,做到收放自如。通过扩大网眼,“抓大放小”,休养生息。夏捕用3寸网眼,而冬捕改用6寸网眼,四五斤以上的大鱼才能入网。平时捕捞二三十斤的大鱼比较常见,有记录的最大青鱼重达78斤。

    其实一个简单的道理:没人住的房子,损毁得快。如果水里没有鱼,水草和浮游生物疯长,水体更容易富营养化,水质更糟糕,哪来“草长莺飞、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观呢?

    没有鱼的湖泊,必是另一种“干涸”。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局局长刘革认为,以鱼控水、以鱼控藻,恰恰是“生物防控”、优化水域环境的科学举措。通过滤食性鱼类控藻,再通过藻类控制氨氮,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大湖治理的普遍做法。

    南来北往的游客,经常拿吉林查干湖与浙江省的水域相媲美:夏季一湖好水,南有西湖荷塘,北有查干湖芦苇荡;秋季临水赏景,南有钱塘江观潮,北有查干湖泛舟;冬季一湖肥鱼,南有千岛湖张网,北有查干湖冬捕。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巡视员江开勇说,渔业是资源依赖型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渔业加快转型升级,走高质量绿色发展路子。大水面渔业不能过度捕捞、过度养殖,但是全面禁止利用也是一种误区。查干湖渔场以渔净水、以渔养水、探索生态渔业的成功实践,值得借鉴推广。

    冬捕——渔旅融合,冰湖腾鱼

    查干湖的主体,位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地处农耕文明与渔猎文明的交汇地,传统农业与现代渔业的交汇地,多民族融合的交汇地。查干湖冬捕,是目前中国北方唯一延续传承的传统捕捞方式,享有“冰湖腾鱼、冰雪盛宴”的美誉,入选“吉林八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连续 鱼类 核心 立方米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