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民营企业家盘活濒危地方剧种


随州花鼓戏《不忘初心》在汉展演民营企业家盘活濒危地方剧种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胡胜芳 通讯员 李杰

    “说是宝山并无宝,只有石头和杂草……人家靠山发财了,我们靠山山垮了。”贫穷的宝山村出路何在?10月20日晚,第三届湖北艺术节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作品展演剧目、随州花鼓戏《不忘初心》在中南民族大学剧场上演,为观众讲述了下派宝山村的第一书记杨玉芳不畏重重困难,抓党建、正村风,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该剧由随州花鼓艺术剧院创作演出,无论剧情还是唱腔、唱词,都带有浓郁的随州地方特色,十分接地气。该院院长何敬国介绍,由于常年在乡下演出,经常接触到村干部,他心中逐渐产生了一个“第一书记”的形象。此后,并非专业编剧的他,十多次反复琢磨修改,终于“磨”出剧本。该剧导演何相安、作曲付世广等主创人员,以及几十个演员都出自该院,无一外请。对此,何敬国笑称是一群“土专家”创出了一台大戏。
    随州花鼓戏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约200年,曾经是辐射影响随枣走廊地区的地方大剧种。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遭受种种冲击,该剧生存困难,成为濒危剧种,唯一一个能够上演随州花鼓戏的剧团——随州花鼓戏剧团也陷入经营困难、演员流失的困境。
    2012年,对随州花鼓戏有着深厚感情的当地民营企业家何敬国拿出2510万元,拍下了转企改制的随州花鼓戏剧团,成立非营利性质的随州花鼓艺术剧院。此时,原本有75人的剧团只剩下了20多人,员工平均年龄超过50岁,已经20多年没有创演一个新戏。为了凝聚人心,振奋士气,该院加强创作,4年多时间里先后排练上演了《白银千两》《公路孝女》《不下马的将军》《不忘初心》等8台大戏和20余台小戏小品。有戏可演,不仅稳定了人心,也吸引了演员回流,剧院慢慢恢复到约50人的规模,已退休的随州花鼓戏省级非遗传承人何相安等人也被返聘回团,既参与创作演出,也教授新学员。
    与此同时,随州市和曾都区也给予大力扶持。2017年,随州市拿出50万元专款开办随州花鼓艺术中职班,招收50多名年轻学员,为随州花鼓戏培养传承人才。曾都区委宣传部和区文体新广局每年也拿出70余万元,支持剧院“送戏下乡”,该院每年完成惠民演出200多场,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许多群众在听到熟悉的腔调后,激动地说道,“我们原本以为随州花鼓戏已经没有了,没想到如今又起死回生了!”
    据了解,随州花鼓艺术剧院接下来还将创排以曾侯乙编钟为题材的大戏《随国钟声》,该剧剧本创作大纲已入选2018年湖北省戏曲剧本孵化计划并完成创作,将择日投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8-10-23/79653.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