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再生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一种两收吨粮田


再生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一种两收吨粮田    农村新报讯 图为:今年洪湖春露再生稻喜获丰收,全年销售量预计350万公斤以上。
    图为:蕲春县再生稻高产高效示范田。

    现场一:
    洪湖市21个乡镇区办,基本上每个乡镇区办都有再生稻种植,全市今年发展到25万亩。再生稻种植面积大、技术水平高、产量效益好的主要有沙口、戴家场、万全、汊河、黄家口、峰口、瞿家湾、乌林等乡镇。
    在沙口、乌林,有两个再生稻高产示范区,一个再生稻技术攻关试验示范区。
    8月11日,省农业厅科技人才办组织湖北省农科院、荆州市农业局、荆州市农技推广中心、洪湖市农业局等单位专家对头季稻进行实割实测,产量703公斤/亩,比去年增产100公斤/亩。
    再生稻栽插方式以机械插秧为主,也存在少量人工栽插及直播再生稻。模式以“中稻—再生稻”为主,还有“中稻—再生稻—绿肥”“中稻—再生稻—油菜(肥)”“虾稻再生”“鱼稻再生”等。品种以“丰两优香一号”为主,少量的天两优616和黄华占等。

    现场二:

    2017年,蕲春县在赤东镇酒铺村、八里湖办事处余赛大队各举办一个水稻“一种两收”高产高效模式千亩示范和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千亩示范片。
    8月9日,由省农业厅和蕲春县农业局联合组织相关专家,对示范片头季水稻产量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测产验收专家组组长羿国香(省农技推广总站研究员)等专家随机抽查了三块田进行实收测产,确认蕲春再生稻基地示范片头季水稻平均单产665.53公斤。
    通过多个高产示范片的示范带动,全县再生稻种植得到了快速发展,单产水平稳定提高。前些年“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农户已全部种上了再生稻,水利灌溉条件较好的一季稻也在改种再生稻。2017年,全县再生稻面积达到25.2万亩,头季稻平均产量600-650公斤 /亩,再生稻预计平均产量250-300 公斤/亩,平均两季稻总产预计850-900公斤/亩。
    专家点评:
    再生稻是利用中稻收割后的稻桩,通过灌溉、施肥等措施,促使稻桩母茎上的侧芽萌发再生成穗,从而再收一季稻谷的栽培方式。
    再生稻种植省工、省种、省水、省肥、省药、省秧田、省季节、米质优、增产增收,是一种充分体现产量与效益“双赢”的稻作模式。再生稻米食味佳,米质好,无污染,销路好,是基本上不用农药的绿色食品。
    发展再生稻生产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技术“四个确保”:
    一是确保头季在“立秋”前后能正常成熟收割,为再生季争取季节和时间。着重做到选用适宜品种和适时早播。
    二是确保头季丰产稳产和“叶青籽黄”,为再生季提供足够多的健壮“母茎”。在选好品种和适时早播的基础上,着重做到培育多蘖壮秧、插足基本苗、防好病虫害,科学管好肥水,养好稻根,护好稻叶。
    三是确保头季稻桩“母茎”腋芽萌发多和出苗快速整齐,为再生季提供足够的有效穗数。在“养好头季稻根,护好头季稻叶”的基础上,着重做到适时重施促芽肥,及时收割头季稻,适当高留稻桩。
    四是确保再生稻田间管理措施到位,为丰产稳产提供足够的“库”和“源”。着重做到科学管水、早施壮苗肥、根外喷施调节剂、防好病虫害、再生季“十黄熟”收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品种 施肥 稻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