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江苏:百万随迁子女上学无门槛


江苏:百万随迁子女上学无门槛

( 2015年12月09日  04 版)

    据新华社南京12月8日电(记者凌军辉倪瑞捷刘奕湛)在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七年级(3)班的彭露露和杨云梦两人形影不离。彭露露自幼跟随父母从老家宿迁来南京生活,而杨云梦则是地地道道的南京人,“新南京人”和“老南京人”的孩子们在校园里成了好朋友。

    无门槛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将本地和外地生源混合编班,越来越多像彭露露一样的随迁子女融入了新的城市生活,与这里的孩子们一同学习,一同玩耍,一同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近5年来,江苏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多举措提升随迁子女教育质量,让150万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在“有温度的教育”中获得城市的归属感。

    为了让更多随迁子女能够就读公办学校,江苏充分挖掘现有办学潜能,提高公办学校吸纳度。以常州为例,该市钟楼区把芦墅小学、西仓桥小学设为零学区学校,主城区一些学校还特别增加招生计划,缓解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地区随迁子女“上学难”。

    目前,江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超过99%,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87%。除南京、无锡、常州、苏州、扬州的部分县区有民工子弟学校外,其他各市随迁子女已全部就读公办学校。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介绍,“十二五”以来全省不断加大对民工子弟学校的经费和设施设备支持力度,用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工作经费超过27.5亿元。同时,探索实施公办学校骨干教师到民工子弟学校参与教学和管理,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学籍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等举措。

    有了好政策,随迁子女要真正融入当地学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苏州组建办学联盟,选取优质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帮扶;无锡学校制定了“七年级均衡分班方案”,杜绝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独编班的现象;常州明确规定坚持“同城待遇”,随迁子女的教材、师资培训、课程设置等与本地生源一致……一系列新举措让更多随迁子女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事关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沈健表示,下一步,江苏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力度和指导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阶段 义务教育 莲花 结对帮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