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互联网+农村”的河南景象


“互联网+农村”的河南景象

( 2015年12月04日  03 版)

    绘图:刘念

    范亚旭本报记者张培奇

    108个县,1800多个乡镇,4.7万余个村,农村人口近6000万,县域经济总量超过2.4万亿元……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农产品转化加工大省,互联网时代下河南省大有文章可做。

    “村淘”逐步盘活农村市场

    去年河南省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农村电商、物流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农村电商方面,“农村淘宝”已在孟州、汝州等18个县(市)开业,共覆盖942个行政村,预计今年年底合作县(市)将达到25个,覆盖1600个行政村。

    “现在村里越来越多年轻人出门打工,留守在家的人们大多数不会电脑,我们充当中介,乡亲们只要来店里告诉我要买什么,我帮他们在网上挑选物美价廉的东西,直接送货上门,不用来回到乡里跑,让乡亲们购物更方便些。”内乡县余关乡岳沟村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合伙人朱迪说。

    据了解,“农村淘宝”运行模式是由阿里巴巴集团为其提供电脑、培训、广告宣传、物流等资源,政府提供物业资源、租金补贴、水电光纤到户等服务,“村淘合伙人”则通过“农村淘宝”平台直接为村民提供代购、代销、生活类电商服务,利润来自于销售佣金。

    目前,河南的农村淘宝样板中心已经覆盖多个县域,从规模和数量来看位居全国前五,试点增加速度居全国第一。“在前期招聘‘村淘合伙人’时,全国平均每个县的报名人数是1100多名,而滑县当时创下5700多人报名的记录,也说明大家对‘村淘’的认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孙利军介绍,“农村淘宝这个平台做大做强了,将逐步盘活广阔的农村市场,同时也会推动农村的现代化。”

    势头正旺的农村电商

    河南省现有电商企业超过20万家,农村网店突破3万家,电商发展总体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位居中西部前列。“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省,河南已有15个县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截至今年10月底,首批7个国家级示范县电商交易额突破66亿元,农村电商就业人员达7000多人。”河南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说出了农村电商的成绩。

    数据显示,河南省网民规模突破6100万人,其中农村网民达2500多万人,占全省网民的四成多。与此同时,农村物流快递协同发展,也已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物流快递网络,基本实现县县有分拨,乡乡有网点,顺达、中通、汇通等快递品牌乡镇网点覆盖率均达50%以上。

    “我们将持续培育发展巩固电商载体,大力引进省内外电商龙头企业投资农村电商,鼓励电商、物流、商贸、金融、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合作,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实现优势资源整合,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焦锦淼说。

    三门峡华夏核桃苗培育销售中心总经理程建华早在2011年就组建起了自己的网络营销团队,并借助互联网销售产品。作为农村电商的代表,如今他在淘宝网和阿里巴巴上都有网店,并走起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核桃苗商业销售模式。“借助电商没想到自己还能沾到‘双11’的光。”程建华感慨。

    “我们内乡有丰富的林果业资源,但是以前由于销售渠道不够畅通,乡亲们总是面对丰收的果实发愁,而现在借助电商平台,我可以让更多人知道内乡的这些资源,实现网上销售。”其实朱迪早就有了这种打算。

    互联网带动下的农产品销售

    “我们利用互联网建立了涵盖整个南阳地区的农业信息数据库,用信息化的手段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农民做好生产经营规划,为农产品寻找销路。”南阳市“福之地·乡村合作社”董事长阮庭成介绍,“利用大数据库,可以对农业生产及发展做精准的分析与规划,指导社员进行有计划的生产,避免他们因大规模种植某种作物后由于销售不畅而利益受损。”

    河南省有各种特色农产品3000多种,其中花卉苗木、中药材、食用菌、芝麻、花生等产量与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而借助互联网挖掘这些农产品的特色卖点将成为这些产品的销售方法之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核桃 载体 数据 总体
上一篇 : 县市经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