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俏培育空间大
——来自“中联重科杯”全国农民职业技能竞赛的思考
( 2015年12月02日 08 版)本报记者吴佩文/图
有条不紊地检测,仔仔细细地调试,一丝不苟地整理摆放工具,仅仅90分钟时间,车间内的一台台大型拖拉机和收割机,便被陆陆续续地启动了起来,一个个故障终于被排除清理,而选手们也长舒一口气。
11月27日,由农业部科教司、农机化司、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国家级赛事——“中联重科杯”全国农民职业技能竞赛,在安徽芜湖工业园区拉开了帷幕。
这是一场特殊的技能竞赛。这些在赛场上精准排除故障的并不是经过专业训练的维修工人,而是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76名普普通通的农机维修工、农机手、合作社社长、家庭农场主、种粮大户等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在全国的舞台上同台竞技,展现着我国农机一线新型职业农民的水平和风采。
现代农业需要职业农民,最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新型职业农民,而现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里,最缺高技能的人才。”在竞赛现场,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唐珂告诉记者,完善的农业装备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随着农业全程机械化的不断普及,我国的农机装备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尽管我国目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了61%,但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这一数据仍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农机专业高级人才的比例也并不高。
“我们江苏的农业机械化率相对较高,但仍然缺至少5000名高级农机人才,尤其是在农机维修方面,人才匮乏。”在江苏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总站站长周宝银看来,尽管江苏已经有400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且数量还在增加,但在农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里,缺的正是高级的维修工。
采访中,周宝银向记者介绍,现在江苏每年都认定3万名农机新型职业农民,而只有700人能获得高级农机职业农民的认定证书。“培训高级人才,需要系统学习,需要实践操作,需要时间和周期,要求很高。”
不仅在江苏,全国的许多省市,同样面临着高级农机人才匮乏、农机维修难和维修贵的问题。竞赛的裁判长、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维修与职业技能指导处处长温芳告诉记者:“农机维修实际上是工科的活,但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却需要由农民来做,这就对农民的素质和职业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培养他们就成为眼下的关键。”据温芳介绍,现在我国共有180万农机从业人员,而高级维修人才不过10万人。缺口还很大。
“现在国家已将农机装备制造发展列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方面,而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道路上,如何加快培育一批高素质农机技能人才,迫在眉睫。”唐珂表示。
以赛带训,激励优秀农机手脱颖而出
首次针对新型职业农民,“中联重科”杯全国农民职业技能竞赛的公告一发布,就立刻吸引了全国2000多名新型职业农民报名参加。经过各省的层层选拔,最终26个省共选出了76名农机手前来参加比赛。
作为一场全国性的技能竞赛,这次比赛按照“农机修理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为标准,分为了理论和实操两个部分,其中,理论占了20%,实操占80%。实操部分,要求选手在90分钟时间内,准确诊断和排除拖拉机和收割机的故障。
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来自安徽淮北市濉溪县百善支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谢好学告诉记者,这次比赛不仅考验了选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搭建了一个比拼技能、相互学习的平台,这种交流比获奖更为重要。
几乎每一名来参赛的选手都特别珍视这样的比赛机会。得知自己能来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山西代表队农机手陈军义在出发前特地给温芳发过一条短信,他说:“温老师,我是在2013年青岛会上流泪的山西小伙,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次我很荣幸地参加全国农机竞赛活动,做梦我都没想到我能参加比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2-02/7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