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积分:闲时攒来急时用
——四川省绵阳市石洞乡创建劳动力互助信用社
( 2015年11月27日 05 版)陈正
“没有互助信用社帮忙,我们那一亩多花生就得烂在地里了。”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石洞乡三清观村张世荣夫妇年过六旬,且长期患病,唯一的女儿在外务工。今年8月,村里劳动力互助信用社招募6位村民登门,半天就替他们收完了花生。村民献出的爱心会以积分形式存入劳动力互助信用社的“存折”里。
劳动力互助信用社是今年5月以来石洞乡探索实践的一项凝聚党心民心工程,引导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存支爱心积分,逐渐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爱心存折:党员成为首批储户
“我们的做法是动员乡里的党员先干,成为信用社首批储户。”负责劳动力互助信用社项目推进的石洞乡副乡长陈柯伊,拿起一摞爱心存折本介绍道:“存入积分表示帮助别人得到的,支出积分表示接受别人帮助支付的。”这本外观与银行存折类似的存折里,设计有存入积分、支出积分、结余积分等信息的表格,每一栏都清晰标注着积分存支情况。
参与扶贫、帮困、助残、失学儿童结对等慈善活动;深入留守老人、劳动力缺失家庭、敬老院,提供生产与生活、文化娱乐、心理疏导等服务;对生产与生活落后家庭提供先进技术或指导服务;帮农户代购和代销农产品、生产用品等服务,都属于做好事的范畴。“做一件好事,就由互助信用社工作人员把相应‘爱心积分’存入存折。当自己急需帮助时,可支出爱心积分,得到他人帮助。”党员储户的爱心积分越积越多,从1分增加到100多分。这让身边的群众也心动不已,纷纷到所在村互助信用社申请开户。
互联网+:催生爱心网上银行
“除纸质存折外,我们还有‘互联网+’爱心银行。”陈柯伊自豪地表示,“只要扫一扫这存折后面的二维码,就能登陆个人专属爱心银行。”陈柯伊所说的“爱心银行”,就是今年9月底正式上线的石洞乡劳动力互助信用社网络服务平台。登陆服务平台后,即可申报任务、领取任务,存储或支出积分。
陈柯伊操作手机向笔者展示网上“爱心银行”的操作流程:网上注册的储户,可随时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发布帮扶申请信息。收到申请后,劳动力互助信用社负责审核,并及时发布符合要求的项目信息。注册会员通过微信互助平台或本村公示领取有意愿的项目,对接服务对象,并在规定时限完成服务。两天内无人认领的项目,由互助信用社及时按照申请类型从“劳动力互助信用社”注册会员中挑选符合条件的会员进行服务。
在陈柯伊的手机界面上,笔者看到“急需2人帮助栽油菜”、“家有5只土鸡,须请人代卖”等求助信息。
“这些信息,就是劳动力互助信用社行动的方向。”石洞乡大学生村官石寒梅子最近用石洞乡的“农家小院”网店帮助泡桐树村村民李其友卖出10余只土鸡、土鸭。“‘农家小院’今后将为更多老年、贫困村民服务,重点解决他们的‘卖难’与‘买难’问题。”
爱心积分:构筑热心公益氛围
“以前群众对参与公益热情不高,现在大家争着参与。”石洞乡第一批尝试劳动力互助信用社的三清观村党支部书记余华荣举例说:“龚远近老人长期患病,需要有人照料日常生活。村劳动力互助信用社发布信息后,立即有20多位村民报名参加,信用社最后将报名参加的人排班,轮流照顾老人。”
余华荣将这种变化归结于劳动力互助信用社采取的“爱心积分制”。做一件好事,得相应积分。这积分既可以存着以备不时之需,也可以到村里开的“爱心超市”兑换肥皂、药膏、毛巾等生活用品,积累到一定数量,年终还能受到全镇表彰奖励。“爱心超市”将交换回来的爱心积分,无偿贴补给村里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鳏寡病残老人,让他们享受到互助信用社的爱心。对于到“爱心超市”兑换小商品的储户而言,这是他们献出的第二份爱心。“付出的爱有了回响,自然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感情也越来越热乎。”余华荣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1-27/75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