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如何突破推广应用难题,专家认为——
要着力实现复杂技术轻简化
( 2015年11月19日 06 版)□□
本报记者王腾飞
11月15日,由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昆虫病毒杀虫剂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生物农药发展将为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以赤眼蜂、昆虫病毒为代表的生物农药发展迅速,有的品种已居世界先进水平,今后要重点突破推广应用难题,把生物农药接地气地推广给农民。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邱德文介绍说,我国生物农药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已成为Bt、阿维菌素等微生物农药的生产应用及出口大国,害虫天敌的生产与利用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赤眼蜂的人工繁殖与应用全球面积最大,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研究获得突破。目前我国已掌握了许多生物农药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制的技术路线,人造赤眼蜂技术、虫生其菌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技术、捕食螨商品化等一些领域国际领先。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刘坚在会上表示,农业部推出了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生物防治将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生物农药增长幅度超过化学农药,科研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但受品种偏少、使用技术要求高、生产企业规模小、利润空间小等因素制约,生物农药应用面积仅占整个农作物防治面积的7%左右。“大力推进生物农药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加快新产品研发转化,同时要加大科普宣传和推广力度,广泛宣传生物农药的优势特点和知识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民对生物农药的认知度,把生物农药接地气地推广给农民。”刘坚说。
全国农技中心防治处处长杨普云表示,单项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有其局限性,所以集成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其目的就是实现复杂技术轻简化,让农民使用更为方便和容易,促进大面积推广应用。像性诱剂从一开始需要农民自己找几根棍子支撑水盆、定时换水,到现在逐步改进为直接插到地里的干式诱捕器,一个半月换次诱芯就行,操作更加方便,农民也更容易接受。
昆虫病毒杀虫剂是近年来生物农药中发展亮眼的品种,作为国内昆虫病毒杀虫剂的代表企业,江西新龙生物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近年来在各地大面积的应用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防效,目前已在小菜蛾、玉米螟等6种作物和害虫上获得登记。该公司高级农艺师吴俊清介绍说,在推广应用时也要注意5个到位——病毒杀虫剂没有内吸性,须正反面喷雾均匀;傍晚施药效果更佳;要提早用药,卵孵化盛期用药;与化学农药混合使用,协同增效;在甘蓝、白菜等包叶作物上须早用药。好产品只有掌握好使用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1-19/75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