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收,价格下跌使人愁
“这是黄玉米,这是甜玉米……很清香很嫩。”在宿州市埇桥区淮河种业粮食产业联合体厂区,三五个农户正将收割后的玉米分类装袋。
“今年产量不错,但卖不上价。”在农户眼中,又是一年丰收时,但收入行情明显不如往年。
“这些是烘干后的玉米,含11%的水分,颗粒很饱满,属于一等品,但是现在出手,也只能卖到7毛7一斤。”打开联合体仓储库,淮河种业粮食产业联合体负责人李勇说。
联合体由淮河种业公司和德杰、惠康等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7个家庭农场及部分种粮大户组成。李勇介绍,“就联合体内的情况看,多数农户或农场主都在等待时机,这个价格出手赔钱,只好先暂时存放,看看行情再说。”
埇桥区农委主任张庆伟介绍,今年全区夏玉米总播种面积154.12万亩,平均亩产573.08公斤,各项生产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但今年玉米价格形势太严峻了。当前市场价格不到0.8元/斤,比去年的1.1元/斤下降了近30%,”张庆伟说,“销售也困难,去年这个时候都是企业争着来收购,但现在大家都在等待观望。”
对于玉米价格下调的原因,宿州市农委副主任赵晓春认为主要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国际粮价比我们普遍要低20%—30%,这必然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同时连年的丰收,粮食仓储库存积压,市场消化能力饱和,都使得玉米销售整体上形成了一种供大于求的局面。”
“不光玉米,小麦等作物也受到影响,但好在有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兜底’。”埇桥区粮食局副局长赵莹介绍,国家托市收购,是国家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的调控手段。当市价低于托市价时,由中储粮管理总公司按国家规定的托市价收购农民达标的余粮,托住市场价格。
“因为安徽省是小麦主产区,所以国家每年对小麦都有最低收购价,今年的标准是每斤1.18元。”赵莹说。
算算账,今年生意不好做
从1块多到7毛多,对农民影响有多大?
种粮大户何勇流转承包了灰古镇秦圩村800亩左右的土地,他心里有本明白账:平均每年每亩地要付农民流转费用1100元,购买肥料、施肥的费用近400元,耕种、平整土地费用约120元,购买种子费用约120元,人工费用约100元,抗旱、打药投入100多元,再加上其他的运费、烘干费等,每亩地每年投入总成本近2000元。
“每年每亩地按小麦、玉米各产1000斤计算,小麦售价在每斤1.2元左右,玉米如果还是7毛多,那今年保本都勉强。”何勇说,“现在玉米还积压着没销售出去,不知道后市情况能否有些起色,但如果每年都这样,我就得考虑退出土地流转了。”
除了何勇,埇桥区灰古镇粮食经纪人代宏成的烦恼也不少。“表面看价格下跌对经纪人影响不大,直接收购加价转售出去就行了,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儿。”代宏成说,“现在玉米价格大约每斤0.75—0.8元,比如我今天以每斤0.78元收购,一般情况下我会每斤加价2分钱转售出去,但如果明天玉米价格下跌到每斤0.75元了,我昨天收上来的玉米就得赔本销售。”
“看似几分钱的波动,但我平均每天大概要收购五六万斤玉米,如果价格下跌比较大,对我的影响也不小,”代宏成说,“现在看不透市场形势,我们就不敢轻易收购了。要是价格形势好的话,这会儿我就没工夫接受你的采访,早下去收购去了。”
怎么看?价格下跌事不小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户收入降低,同时由此还可能产生连环效应。”赵莹说,“部分土地流转承包户可能无法按时给农民支付流转费用,即便支付了当年的流转费,承包户的种粮积极性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承包户一般在当地算是经济条件不错的,但是在流转几百亩土地的情况下,因为粮价低,动辄需要赔上数万乃至十余万的积蓄,这个压力对他们来说就很难承受。”李勇说,目前联合体内已有不少土地流转承包户表达了想要退出的想法,如果大量承包户退出,这对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此外,玉米价格下跌对其他粮食作物产生的“挤出”效应也不容忽视。宿州市灰谷粮油购销有限公司灰谷分公司总经理李光辉介绍,“我们公司主要负责小麦的储存代管,仓库小麦的储存信息会定期在安徽省粮食批发交易中心挂牌,有意向的企业可以选择购买。但如果企业在生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找到低价玉米作替代品,仓储的小麦销售不出去,价格也相应的会受到冲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1-09/7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