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转型期农业需求端变化 大宗产品波幅扩大


  中国证券网讯(见习记者 金嘉捷)今年三大主粮的价格全线下跌引发了市场对农业的担忧,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农业市场也呈现出新的风险特点。在7日举办的第四届风险管理与农业发展论坛 上,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期的农业需求总量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期的农业市场风险呈现出大宗品价格波幅扩大 等新特点,需要通过构建农民收入安全保障网、完善政府调控工具箱、加快电商建设以提农产品流通效率等手段来增强农业抗风险体系。

  如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农业需求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张合成指出,弹性较小的口粮消费相对稳定,但附加值较高的肉蛋奶、水产品消费增幅下降,产 业链较长的玉米、棉花等加工需求明显萎缩。2014年,猪肉消费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预计今年1-10月份玉米消费需求减少160亿斤。

  农产品价格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也带来一定阵痛。由于市场各方特别是生产者已经形成“政策市”预期,在补贴机制和市场化风险防控体系尚未建立之时,改革的初期市场波动的风险甚至有可能被放大,导致农民承担了较多代价。

  同时,我国农业信息和市场服务体系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我们现在的市场信息还没能满足农户经营决策的需求。产品量有多少、价格变化高低、销售价格是赔是赚了,这三个数什么时候能够拿到,我们农户的生产经营决策就不再盲目。”

  在此背景下,中国农产品市场风险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是大宗产品的波动幅度有所扩大。张合成表示,过去多年来,小麦、稻谷、玉米由于受到最低收 购价和临储政策的基本支撑,价格变动幅度并不大,但是现在大宗商品在价格回归中出现了问题,今年的小麦价格断崖式下跌和玉米收储调价等都值得关注。

  其次,农业外部因素影响和国际市场的传导效应都越来越强。像棉油糖这类产品对进口依赖度比较高,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很明显。国际油价对粮食大宗品,尤其是玉米品种的影响甚深。

  第三方面是保障农民受益稳定和国内供需平衡的难度都有所增加。今年玉米临储价格下调后,新型经营主体收益将大幅缩减甚至亏损,东北农民减收约200亿元。粮价下跌将打击农民种植积极性,意味着粮食的价格波动周期越来越近。

  针对农业市场新风险,张合成强调应坚持底线思维,守住三条底线:主产区农民收入基本稳定;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业产业安全。接下来是 增强抗风险能力。确保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以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需求为导向优化农业结构;加快电商平台建设,提高农产品 流通效率。

  他指出,现在的农产品价格存在暴涨暴跌、农民卖贱和百姓买贵同在、价格倒挂的等诸多问题。正是因为农产品流通环节长、流通成本高导致了这些不合理现象,因此提高流通率是防范农业风险的重要渠道之一。

  与此同时,国家还应当建立农业风险防范体系:构建农民收入安全保障网;完善政府调控工具箱,包括价格政策、信贷政策、期货政策等等不断丰富手段;加快建立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建立符合中国农产品市场运行的监测预警体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农民收入 粮食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