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生态循环,浙江打出“组合拳”


生态循环,浙江打出“组合拳”

( 2015年11月02日  01 版)

    本报记者蒋文龙朱海洋

    “地越种越硬,越种越薄;肥越施越多,成本越涨越高。”近年来,种地农民的反映几乎众口一词。如何在数量增长和质量、效益提升三者之间找到一条道路,实现转型发展,做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共同的、亟待破解的命题。

    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一直在探索农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道路。2010年开始,浙江提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思路,并将其纳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部署中,希望打造“生态农业、美丽田园”。“生态循环”是农业转型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发展和环保这对矛盾的必然之举。“生态循环”如何推进,浙江的思路和做法是打好四套“组合拳”。

    理念引领与顶层设计的组合拳

    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短缺是浙江农业的基本特点,因此,浙江不能走依靠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取得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而“高效生态”,正是“两山”理念在农业领域的深刻体现。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打造,希望通过“治水”实现“两转型”,其中一个转型就是农业转型。省长李强则提出通过“生态循环”将浙江打造成“绿色农业强省”。分管农业的黄旭明副省长认为,“生态循环”是现代农业的精髓所在,“连生态循环都做不到,还谈什么现代农业?”

    生态循环路径何在,浙江的设计是:通过源头控制投入、过程清洁生产、种养结合,实现生态循环,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放心、绿色。但要进行具体落实,所面对的问题何其复杂。

    这些问题林林总总,有的属于习惯层面,有的是部门之间的协调,有的是涉及到政策、投入等,如果没有一整套顶层设计,而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势必难以形成合力,影响推进成效。

    按照“一项目标任务、一个推进方案、一套支撑政策”思路,浙江着力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制度:省人大颁布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决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等法规规章;省政府制定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意见等;组织编制生态循环农业、生态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至此,由30多个法规规章、政策意见、实施方案、行动计划组成,包括资金补助、考核机制综合配套的格局得以基本构建。

    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的组合拳

    循环理念之核心,在于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对此,浙江根据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和产业特点,有减有增,大力度调整养殖业的空间布局及内部结构。

    2013年底,浙江农业推出水环境治理和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行动,依法划定禁限养区,对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户一律关停搬迁,其余则逐场逐户开展污染治理与生态化提升。

    “政府引导”并不是“政府包办”,对市场意识浓厚的浙江而言,有一点始终十分明确,这就是能够进行市场化运营的,一定交给企业主体,而政府则在其背后实现监管。

    龙游是闻名远近的生猪大县,经过转型调整,生猪存栏在70万头左右。大量的猪粪、尿液以及大量的病死动物处理问题,让地方政府感到十分棘手。在“市场意识”引领下,龙游构建起多方共赢的处理机制。

    一是猪粪,“开启能源”每天派出全封闭的槽钢车,将养殖场集粪房的猪粪运送至厂区,进行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为了让企业满负荷运转,厂长朱有标不得不想尽办法到处“找粪”。

    二是尿液,由养殖场通过铺设好的管网,输送到附近农田。村集体则安排专人管理,向养殖场收取一定费用。该费用一半作为人工支出,一半做管网维护、新村建设,调动了用户的积极性。

    三是病死猪,开创“集中处理、保险联动”模式。养殖场为每头猪缴纳4.05元保费,一旦出现病死猪,无论大小,即可获得30-600元不等的保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产业化 化肥 饲料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