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上架一个月,点击量超过20万次
京郊老农7年完成80万字长篇小说
( 2015年10月24日 07 版)牟淼
在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前桃洼村,67岁的村民金连河最近“出名”了,他耗时7年完成的80万字长篇小说《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出版发行了。而且,网站上架仅一个月,点击量就超过了20万次。消息一出,全村轰动。
“吴敬梓花了将近20年写成《儒林外史》,我们家老爷子这种坚持的精神,快赶上吴敬梓了!”在中学当语文老师的儿媳这么评价金连河。
母亲重病萌生写书念头
说起当初写小说的原因,金连河告诉笔者,这要从他母亲的重病说起。由于自幼丧父,母亲将他们姐弟3人拉扯长大,既当爹又当妈,吃了不少苦。2008年,90多岁的老母亲重病,金连河在照顾母亲的时候,深刻体会到生命的无常。
“我母亲为我们几个孩子忙了一辈子,也苦了一辈子。人老了,就爱念叨年轻时候的事儿,我母亲重病的时候就常回忆往事。”金连河说,这使他萌生了记录家族往事的念头。
当年,60岁的金连河决定,以母亲及她的家族为原型写一本书,给母亲一个纪念,也给自己的前半生一个交代。
一段描写查数十万字资料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分为春、秋两部,从明朝初年贯穿至新中国成立,在描述了延庆刘氏家族几代人悲欢离合命运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几个时代的社会变迁。
由于内容跨越几个时代,书中对于延庆、昌平等地的变迁史、民间风俗有大量描述,金连河面临颇多挑战。涉及历史问题,必须得确保内容精准,不能出现任何错误。但他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介绍延庆、昌平历史和民俗的文献少之又少,而且不少还不外借。“既然想干就得坚持下去,没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金连河告诉笔者,遇到图书馆不能外借的资料,他索性上门去查,一次不行就去两次,光延庆图书馆就去了近20次。《光绪昌平州志》《顾炎武山水记》《中华上下五千年》《清代科举制度考辩》……叫得上名字的书籍、文献就参考了十多本。为了一段描写延庆城墙历史的文字,他竟查阅了数十万字的资料。
花甲之年自学电脑打字
由于不会用电脑打字,金连河最初只能用手写的方式进行创作,有时候觉得哪里不恰当,回过头来要改,往往涉及很多段落,这让他觉得费时费力。后来看儿子用电脑打字要比自己手写快很多,于是决心学电脑打字,用电脑取代纸笔。
“这个‘老顽固’,这么大岁数了,能学会吗?”老伴儿对此提出质疑。儿子也奉劝他别白费工夫。然而,金连河却不理会,买来了拼音字母表,对照着,从声母、韵母开始学。拼音学会后,又开始看着键盘熟悉字母位置。一番努力下来,金连河终于学会了用电脑打字。“不用你们帮忙,我也能学会!”对于自己的“自学成材”,金连河到现在都感到很骄傲、很有成就感。
如今,7年的艰苦创作,终于收获丰硕的果实。金连河说:“说书唱戏,教人学好。只要能给后人留下些启发,我的付出就值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0-24/7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