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我国水产新品种研发现状与展望


  二是部分品种优势明显。鲤鱼、鲫鱼、罗非鱼和海带新品种较多。鲤鱼登记引进种4个,自主培育了24个;鲫鱼无登记引进种,自主培育了12个;罗非鱼登记引进种3个,自主培育了8个;海带无登记引进种,自主培育了10个。有5个及以上水产新品种的还有南美白对虾。另外,系列品种不断推出,如吉富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吉丽罗非鱼,建鲤—津新鲤—津新鲤2号,“中科红”海湾扇贝—海湾扇贝“中科2号”,“蓬莱红”扇贝—栉孔扇贝“蓬莱红2号”,海带“东方1号”—“东方2号”—“东方3号”—“东方6号”—“东方7号”,坛紫菜“申福1号”—“申福2号”;条斑紫菜“苏通1号”—“苏通2号”;裙带菜“海宝1号”—“海宝2号”等。

  三是研发主体多元化。统计发现,新品种(包括引进种)第一培育单位基本涵盖了我国水产行业的主要研究机构,包括科研院所、水产类大专院校、水产推广机构、水产类企业等,分别为80个、40个、7个、29个。研发主体主要以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为主,近年来企业参与程度增加。1家单位独立培育的品种有93个,占60%;2家及以上单位联合培育的品种有63个,占40%;3家及以上单位联合培育的品种14个,不足10%。

  引进种利用现状与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引种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引进水产养殖种类140多种,其中鱼类90余种,虾类10余种,贝类10余种,藻类10余种,其它种类10余种,登记为水产新品种的有30种。另外,直接利用引进种研发获得的新品种有23个,可以说我国1/3的水产新品种源自于引进种。水产苗种的引进对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罗非鱼、大菱鲆、鳗鱼、南美白对虾、扇贝(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等已成为我国重要水产品,创造了巨大的产业价值。2013年我国罗非鱼的养殖产量达到165.77万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产量达到142.98万吨。从2009年开始,国家未再对引进种进行认定。

  引种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但不能解决我国水产苗种发展的根本问题。目前引种工作非法引进多,合法引进少;盲目引进多,科学论证少;未经检疫多,防病处理少;急于推广多,认真评估少;重复引进多,保种选育少。引种不可避免存在以下风险:一是引种受制于人。不但价格被垄断控制而且所引种一般从第二代开始就明显表现出退化,无法继续使用。二是面临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目前己显现出危害的水生入侵动植物有小龙虾、鳄鱼、福寿螺、水葫芦等。三是引进种携带寄生虫及病害的问题。有报道称,造成我国水产养殖重大损失的病害很多都是由被动引进的病毒造成,如:对虾白斑杆状和桃拉病毒、牙鲆虹彩病毒等。

  成果推广

  目前我国的水产新品种推广主体基本以培育单位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单位直接或间接将新品种苗种销售给养殖户。养殖效果良好的品种会受到养殖户的青睐,进而刺激苗种销量增加,推广效应逐步扩大。建鲤、彭泽鲫、团头鲂“浦江1号”、中国对虾“黄海1号”等一批品种经养殖效果检验,推广效果良好,其知名度不断提高,占据一定的市场,生产贡献不断提高。农业部每年会发布主推品种技术,引导各地从政策层面进一步支持推广可能具备一定潜力的品种。据调研了解,仍然存在一部分品种,因为培育单位自身推广能力限制或者品种特异性等因素,获得新品种证书后即被束之高阁,无法发挥生产效应。

  水产新品种研发展望

  研发挑战

  与种植业和畜牧业比较,我国水产养殖良种化还较落后,与美国斑点叉尾鮰、南美白对虾以及挪威的大西洋鲑产业比较,差距还非常大。55%的水产良种覆盖率和25%的遗传改良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现代水产种业发展对水产新品种的需求非常迫切。然而,现阶段我国水产新品种研发面临一些挑战。一是水产种质资源状况堪忧。水域生态环境恶化与自然渔业资源过度捕捞导致大多数水生生物资源量急剧下降,遗传多样性减少。保种资源有种质退化迹象。二是良种研发基础仍较薄弱。良种研发需要时间、人力、财力的持续支持,品种太多,大盘面削弱了单一品种研发投资的实力。另外,仍存在如鳗鱼等养殖品种苗种尚未实现人工繁育。三是依赖引种的隐患。四是培育主体间缺乏合力。某一品种的研发单位众多,多边合作明显欠缺,科技资源没有良好整合,无法形成合力,造成资源浪费。五是研发成果推广助力不足。新品种的制种或制苗成本往往较普通苗种高,且质量优势往往不易表现,一般老百姓只认价格造成良种质优价难优的问题,研发成果的初期推广步履艰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种质 海带 细胞工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