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人民日报:秋粮生产 转了方式


  湖南省农委粮油处处长周志魁说,尽管湖南省土地流转推进很快,但仍有相当多的土地不适宜流转或农民不愿意流转。快速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据统计,湖南省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水稻病虫害统一防治面积突破了1600万亩。今年以来,除局部地区旱涝灾害外,主要粮食作物实现稳产增产,预计全年粮食总产将呈稳定增产格局。

  在江西,这样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也有不少,与湖南的“九代”服务相似,这里称为“五机”一体,即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烘(机器烘干)。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一些专业的种子公司也开始转型,为农民提供一站式供应链管理,即全程机械化服务。

  产业链更长、品牌意识更强

  谋求种粮效益最大化

  农业转方式,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更是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与传统的“老把式”不同,新型农民种地不再只盯着土地的收益,而是积极谋求延长产业链,追求种粮效益最大化。

  “如果直接卖水稻,按照今年的最低收购价,最多也就是135元/100斤;如果加工成大米再卖,100斤水稻能出65斤大米,按照普通大米的价格,至少能卖200元。”江西省丰城市33岁的种田能手张俊杰说,他计划在扩大规模种植的同时,开办一个小型的稻米加工厂。

  同样是80后的种粮大户,丰城市秀市镇雷坊村的农民雷应国已经把设想变成了现实。在他的基地里,建起了一个容量1.1万吨的现代化仓储设施,还配备了大型烘干机,周边农民可以直接把粮卖给他,稻谷直接烘干入库,省时省力。早在3年前,雷应国就注册了江西粒粒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加工生态保健米、有机米等产品。“经过3年的转换期,我们已经有1000多亩水稻通过有机认证,每斤售价60多元。还有2000多亩的优质稻,市场售价也高于普通大米。”雷应国告诉记者。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不仅仅是张俊杰和雷应国这样的新型农民在探索。江西省丰城市,积极谋求从粮食大县到粮食强县的跨越。“我们一是在‘做大总量、精深加工、延伸链条’上下功夫,引进培育了几家大型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打造了全省第一条大米生物食品转化全产业链,从种稻到大米再到大米糖浆、大米蛋白肽等,每个环节都吃干榨净。另外就是以富硒元素树立品牌,全力打造丰城的富硒农业,尤其把‘富硒米’作为丰城名片来培育。”丰城市市委办卢凯介绍说。

  江西省农业厅粮油作物局局长郑敏表示,新形势下抓好粮食生产,必须坚持三产融合,把生产型的农业升级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高效农业,增加产业的增值环节。“这样,才能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大米 土地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