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提出要创业营销服务,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促进物流配送、冷链设施设备等发展。
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敞开农产品进城路。近年来,各类探索试水,都站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种养大户积极自谋出路,借助社群平台打开农产品销路;大宗农副产品借助专业生鲜电商平台,落地城市;小散农户依托方心未艾的同城生鲜网购,在偏远的农村成功拥抱了互联网……近日,记者深入市场走访发现,各种新兴网络营销模式正在蜀乡各地破土而出,现代农产品流通新时代正迎面走来。
捷径一
社群平台成种养大户销售新宠,绕开中间商自己干
9月7日中午,成都白领李丽的微信铃声响个不停。
这是吃货们每天的疯狂时间。
打开微信,“康梅社群成都水产吃货”群早已炸开了锅,新一轮的三文鱼订购开始了。“比市场上的还便宜。”习惯性地扫描了一下信息后,李丽果断出手,给群管理员发去了3斤三文鱼的订货信息,并用支付宝转账支付。“这会儿下单,如果快的话,晚上就可以吃上新鲜的三文鱼了。”一想到美味的三文鱼,李丽就期待不已。
“借助微信等社群平台卖水产,是近年来的新模式,通过社群营销,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水产销售模式,减少了流通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吃货群负责人康梅告诉记者,她合伙经营着大邑县西岭镇最大的一家冷水鱼基地,年产三文鱼60万斤。2014年8月,他们开始尝试新的营销模式,借助微信社群平台,发展目标消费者,再及时举办社群好友线下活动,将消费者凝聚起来,实现水产品从基地到餐桌的直接供应。目前,康梅所创办的社群已达30个,群友超过3000人,去年下来,社群的水产销售额达到1千万元,占基地总销售额的15%。
利用微信等平台发布供应信息,再辅以线下活动凝聚网友,这还不是农产品社群营销的全部。借助地方知名网络论坛,发展线下体验活动,亦是一种新兴的农产品进城模式。
8月23日,简阳市石板凳镇杨泉猕猴桃基地便尝试到了网络平台社群营销的甜头。当天,在当地主流网络媒体策划下,一个网友猕猴桃现场采摘活动热闹地开展了起来。200余名网友涌入180亩的基地,瞬间扫走了2千余斤猕猴桃,销量接近基地今年总产量的1/10。
猕猴桃基地负责人刘林告诉记者,传统的猕猴桃销售模式,是中间商上门收购,再销往超市等零售点,在强大的中间商面前,种植基地和农户很少有定价权,这种模式不仅拉高了零售环节的销售成本,也不利于种植户发展,所以该基地从今年起,尝试起社群营销,甩开中间商,自己干。
秘笈放送
产品质量和价格,决定社群营销的成败
四川农村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陈世平认为,无论是微信社群营销,还是网友采摘活动,都是一种绕开中间商,实现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直接供应的新尝试。
当前,国家已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战略,对广大农业经营主体而言,要勇敢拥抱互联网,拓宽农副产品的流通模式,实现更多的农产品由土地直供餐桌。
针对即将开展社群销售的农业经营主体,康梅和刘林提醒,在接轨互联网过程中有几点应该注意:一是必须保证产品的品质。离开产品质量和品质的保证,任何互联网模式都走不通;二是要注意价格的定位。既然减少了流通环节,绕开了中间商,那么经营成本自然要下降,对消费者而言,物美价廉的农产品,更具吸引力。
捷径二
大公司摆下O2O大餐,生鲜货可直通大城市
如果说社群营销适合有实力的小众种养户操作,那么大宗农产品的进城入户则需要更大的平台和渠道。O2O的模式,是必然选择。
近年来,在成都市场便涌现了诸多O2O运营企业,通过公司统一的渠道和包装,一大批农副产品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直供。
其中以创新设立了智能保鲜电子菜箱,打通了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菜龙网”最为瞩目。
“一直以来,‘最后一公里’都是生鲜电商发展瓶颈,如何保证网上预订的生鲜食材能及时收货并保持新鲜?我们想到了‘智能保鲜电子菜箱’。”公司负责人杨绍泉告诉记者,在小区免费安装上智能保鲜电子菜箱后,市民网上下单,生鲜食材将直接送到智能菜箱,智能菜箱自动开启制冷设备,市民只要输入取货密码,就能拿取包裹,智能菜箱系统会根据货品冷藏或保鲜需要,自动开启制冷设备,设定不同保鲜温度,有效保证了农副产品的新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9-14/7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