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浙江省龙游县:粪污区域内循环风险全产业分担


浙江省龙游县:

粪污区域内循环风险全产业分担

( 2015年09月08日  06 版)

    本报记者朱海洋

    龙游是浙江省有名的畜牧强县,也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生猪产业几乎占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面临生态文明新阶段的“大考”,龙游艰难转型,通过养殖污染的治理和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老产业开始有了新活力。

    整体推进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

    2013年,在省里的部署下,龙游对生猪养殖进行数量调减,规定禁养区内一律不准养猪,限养区内的养殖场则按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标准要求限期整改。另外,龙游还规划了20个高标准的畜禽生态养殖园区,进行统一的防疫指导与规范化管理。养猪准入也从“零门槛”,变成了“高门槛”。

    对留下的养殖场所产生的养殖粪污等如何处置?龙游提出:打造种养配套、农牧结合的循环农业,根据地域特点,施以行之有效的“小、中、大”三种循环模式。

    “小循环”是指同一个业主通过种养结合,将生猪排泄物进行发酵,所产生的沼液直接用于作物施肥灌溉。对业主来说,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增强了土地肥力,化肥投入成本和用工成本还能降不少。这一模式被顺利推广,受到不少农业主体的青睐。

    “中循环”是指同一个产业园区或村域范围内,不同老板之间所进行的种养业无缝对接。例如,地处小南海镇的箬塘村,经过整治,在村外留有6家规模猪场,一年的排泄物超10万吨。现在,养殖户只需缴纳每吨2元的沼液处理费,由村里负责具体输送和管网维护,农户一个电话,就可免费供应沼液。既解决了养猪户的心头之患,每年还能为全村节约16多万元的农业成本,增加8万元的日常管理收入。

    “大循环”则是在县域范围内整体推进排泄物资源化利用。龙游的做法是引入第三方机构——浙江开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就是收集生猪排泄物为原料,所产沼气并网发电,沼渣则经固液分离,制成有机肥供应种植业。今年二期工程完工后,该公司可定期收集全县规模猪场近60万头生猪的排泄物,效益十分可观。

    新型产业体系提升生猪产业

    经过结构调整,龙游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有了大幅提升。但从产业链上看,主体之间依然分散,各行其是。对此,龙游配套走另一条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新型畜牧产业体系。

    先“连横”,将各规模猪场组成利益紧密的联合体;再予“合纵”,由联合体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将原来分散的种业、养殖、饲料、兽药、屠宰、加工、有机肥生产等各环节紧密联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主体。

    成立于2010年的龙珠畜牧专业合作社,是全县首个试水全产业链的主体。合作社实行担保筹资、饲料配送、疫病防治、供种、废弃物处理、肉制品深加工等六个统一服务。

    如此一来,凡是规模猪场能剥离出来的工作,几乎都由合作社统一完成。一来大大减轻了主体的工作压力和养殖风险;二来因为规模效应,养殖成本也大大下降。最重要的是,经联合重组后的“龙珠”,可独立谋划,“抱团”进入屠宰、加工和销售等后端环节,而这正是整条产业链中,获利最高的。

    在“龙珠”创始人赵春根看来,通过联合,合作社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的难题,现在一旦生猪价格出现波动,“龙珠”的社员们不仅养殖成本低,肉价还比其他养殖户高,抵御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也增强不少。

    龙游全县正大力推广“龙珠经验”,已形成3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型畜牧产业专业合作社,其生猪养殖量占全县七成以上。

    在龙游畜牧局局长林海虎看来,低、小、散的猪场被关停后,虽然生猪数量有所下降,但通过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却使得产业结构得以完善,产业链得以延伸壮大,产业、市场、信息等要素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这正是提升生猪产业的必由之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畜牧 处理 饲料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