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电商下乡记


    目前“赶场小站”的日均下单量已超过300单。然而,人气集聚了,“小站”能离开政府支持,在服务乡亲的同时产生造血功能,自己活下去吗?

    有业内专家为“赶场小站”开出处方,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依托“小站”互联网入口,建立县域服务网站,打造本地生活服务(如美食、招工、团购等)平台实现盈利;二是开展线上线下服务,通过自有产品实现盈利;三是与各大物流配送公司合作,成为其小型物流分拨中心;四是与大型品牌家电合作,成为其售后服务中心。

    今年3月,“赶场小站.com”已经商用上线;依托于“赶场小站”,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15个中心乡镇区域配送中心形成的物流网络支撑也逐渐形成,为“小站”转型跨出了第一步。

    与此同时,“赶场小站”也成为农产品进城的中转站和中小网商的货源基地。水利村50多岁的叶翠云是“赶场小站”的常客,每隔一段时间,她就要卖土鸡蛋。“过去背到镇集市上卖,卖不出好价钱。有时农活忙,鸡蛋一放几十天,好蛋变坏蛋。”叶翠云说,现在好了,不出村就能卖个好价钱。

    农业节会搬上网仁寿农产品火了

    首日交易量突破8000单,3天成交23370单,销售枇杷8万斤,销售额近300万元,今年5月仁寿与京东联手,将一年一度的枇杷节搬上网,掀起一场枇杷网购狂欢,成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经典案例。

    “真没想到枇杷在网上能卖这么好!”谈起枇杷节,仁寿文宫镇飞跃村飞跃果业专合社理事长徐友坤仍然感叹,地头卖12元/斤的优等果,网上能卖20多元/斤,不仅销量好,价格也高。

    不仅徐友坤没想到,连参与组织枇杷节活动的卢元国也有些吃惊:“从全国看,枇杷消费人群不算广,尤其是在北方,很多人压根不知道其为何物。”卢元国说,但从订单情况看,购买的消费者遍布全国,其中不乏东北、山东、新疆等原本不是枇杷消费地的城市。

    然而,生鲜农产品毕竟与工业品不同,由于气候原因,枇杷比预计的日子提前了一个周成熟,本身就极不耐储,再加上长途运输,一些枇杷出现腐烂现象,为此,商家不得不为消费者免单。

    生鲜农产品天然的难储存、难运输问题,是农产品电商面临的一大挑战。如何应对?最近,仁寿电商产业园的业主开始到各地考察气调库建设,试图通过先进的储藏技术,延长生鲜农产品储藏时间,与冷链物流企业合作,最大程度保证农产品新鲜到达。

    同样吸取经验教训的还有仁寿县的广大果农。“这次枇杷节,是市场对合作社果农的一次教育。”徐友坤说,合作社那些因为果子品质达不到要求而被拒之门外的果农,对科学种植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枇杷节后,翠桃节又接着上马,仁寿枇杷,仁寿翠桃一下在全国有了名声。同时,仁寿县先后与京东、阿里等电商大佬签署合作协议,在天猫、一号店等平台上建设运营了多家“特色产品仁寿馆”,多渠道推进地域特色产品促销,农产品品牌建设有了新抓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枇杷 菜籽油 蜂蜜 芝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