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守林人的生存突围


    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的发展模式,发展多种经营,岛西林场以此获得了高效发展。除了兰花基地,目前还建立了芒果基地、红树林苗圃基地和珍贵树种示范基地等。“多种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也大大提高了林场收入。”倪明强说。

    在马岭分场的苗圃基地,50岁的老人袁珠彪正在园里打理苗木。他说:“以前,工资有过几百块钱的时候,也有过开不出工资的时候,现在我和老伴俩人每个月收入有6000块钱,生活宽裕多了!”

    提升了科技,才能创效益

    “效益,不仅指经济效益,还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岛东林场书记杨朝晖在林区工作了一辈子,是否能实现三重效益的叠加,是他做任何一个决定都要仔细衡量的。在他看来,统筹三重效益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提升科技水平。

    木麻黄是一种很好的沿海防风固沙树种,然而,在掌握木麻黄育苗技术之前,林区只能四处购苗,不仅价格高,而且缺乏自主性,每年七八千亩的造林任务能否完成,还得看市场上苗木是否充足。

    为此,杨朝晖带着技术团队经过几年努力,自主研发了轻基质无纺材料育苗技术。在文昌市凤尾村的木麻黄育苗基地内,记者见到了这一技术的应用流程。基质是根据木麻黄苗木所需营养特制而成,包裹在无纺材料中,能更好地为根部提供营养,保持水分,而且这种材料到土壤中能自行分解,对环境没有污染。

    基地负责人云唯炳说:“运用这种技术,木麻黄苗齐苗壮,成活率达90%以上。自己育苗,一株苗能节约两毛钱,而且还能卖苗,为林区增加收入。商品林的成木品质好,是上好的造纸、建材原材料,出口日本。”

    岛东林场位于海南岛的东北端,是岛上风沙最严重的地区。过去,沿海常年黄沙漫天,一刮风,沙子能堆到半墙高,村民家门都推不开,沿海几公里内人烟稀少。如今,这种情况再也不会发生。经过多年种树,沙质土壤得到改善,沿海密密的树林成为守护岛民的坚强卫士。

    去年,受超强台风“威尔逊”的破坏,岛东林场9万亩公益林、9万亩商品林几乎全部被毁。一年过去了,当记者驱车来到受灾现场时,一排排整齐的木麻黄已经长成一米高,不远处就是台风袭来的海域,“育苗掌握在自己手里,种多少都能供应,去年下半年没日没夜地育苗种树,补种了5万亩,今年就能把受损的林子都补种完。”杨朝晖看着它们,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看他们一棵棵笔直挺立得多可爱,三五年后又是一群驻守海岸的‘好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木麻黄 育苗 林场 台风
上一篇 : 导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