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片小烟叶宽广增收路


一片小烟叶宽广增收路

——重庆市烟农专业合作社惠农富农记

( 2015年08月11日  01 版)

    本报记者邓俐姚媛

    “加入合作社后,按时拿工资,每年收入2万多元,比自己种烟稳定多了。”绿油油的烟地里,童康贵一边采摘着成熟的烟叶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

    童康贵是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马嘴村四组的留守妇女,今年43岁。过去,她种了2亩烤烟,一年收入不过五六千元。2012年,村里成立烤烟专业合作社,童康贵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入社做起了职业烟农。

    在南川区,已建起15家烤烟合作社,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周边农户的就业难题。目前,全区共有2000余职业烟农,多为农村留守妇女或留守老人,通过烟叶生产经营“合作在社、服务在社、成长在社、致富在社”的带动,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2008年以来,重庆市海拔800-1300米中高山烟区蓬勃发展的烟农专业合作社,成为推动烟叶生产方式转变、创新烟叶生产组织形式、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载体。

    合作社有搞头标准化专业化提升致富产业

    “合作社还是有搞头,去年我分了1000多元,今年又有好几百元,现在入股上限提高了,我准备再投一点。在合作社,不用操心技术,也不用担心设备问题,我们老百姓很放心。”大同镇大河村烟农刘华彬对昌辉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信心。刘华彬所说的昌辉合作社,是当地第一个烤烟专业合作社——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昌辉烤烟种植股份合作社(简称昌辉合作社)。

    八月的桑柘镇太平村,连片的烟地里到处都是烟农忙碌的身影,采摘、运输,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打窝、播种……烟地套种蔬菜,烟农们收获的同时,又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昌辉合作社负责人张泽朋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正值采摘、烘烤的关键时节,由于当地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烟农又要采摘、又要烘烤烟叶,人手很紧张,为了减轻烟农的生产负担,今年烟农只需要把烟叶从地里采摘运送到集中烘烤点就行了,其余的工作都由合作社来完成。 

    昌辉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按照“普惠制、广受益”的原则,入社烟农可享受合作社专业化服务和低于市场的价格,其中,入股烟农可享受合作社经营利润的分红。按照每股100元,最多可持有20股,以此作为年底分红依据,多入多分、少入少分,入股金额越多收益越大。同时,合作社监事会与烟草站协同监督,防止出现入股金额过大,杜绝大量股本操纵合作社的现象发生,以此维护全体社员的利益。

    张泽朋介绍,与大面积生产相比,合作社专业服务覆盖区域烟农亩均用工有效控制在20个,亩均用工减少5-10个,亩均成本支出减少200元以上。

    2014年,昌辉合作社专业化服务覆盖面积达2万亩,其中专业化育苗达100%,专业化机耕起垄、植保、烘烤服务覆盖率分别达67.4%、38%、77.4%,并依托太平烘烤工场开展集中专业化分级3700余担。在多元经营方面,合作社堆制生产农家肥801吨,利用育苗大棚、轮作烟田开展高山蔬菜种植,并投资修建养牛场一处。同时,合作社还开展了专业化运输、烤房维修维护等多项服务。2014年,昌辉合作社共实现盈余22.06万元,向333户入股社员进行分红达10万元。

    与昌辉合作社一样,全市烟农专业合作社将烟叶生产关键环节统起来,推进标准化生产,从而实现提质增效目标。目前,全市备耕、育苗、备栽、移栽、田管、烘烤、收购各环节标准化生产技术执行率、到位率均达到90%以上。

    与此同时,合作社致力于提升烟叶专业化服务水平,实现专业化育苗全覆盖,机耕、植保、烘烤、分级4个环节覆盖率均达到40%以上,移栽、施肥、采收、运输专业化服务逐步拓展,育苗移栽一体化、采烤分收一体化等创新模式得到逐步应用。

    一烟多“吃”合作社自己会“造血”

    “这些年政策好,烟农的收益越来越高了。”近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润溪乡白果村,喜润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茂胜向记者介绍。在喜润合作社的带动下,远近村民走科技种烟路子,去年543户入社农户的烟叶销售总收入达4300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烟草 育苗 生物防治 大棚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