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作用:推进农业宏观管理变革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牧业宏观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变革,对于农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
改善市场信息服务。近年来,农产品市场联动效应增强。由于生产周期滞后的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小幅波动往往会带来供给端或需求端的更大反应,加剧农产品结构性供求不平衡,造成“买难”或“卖难”。对此,应积极探索建立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宏观信息预警机制,为农牧民提供生产信息、需求和价格信息等服务,逐步建立生产预警、市场预警以及灾害预警体系。
健全工商资本监管机制。工商资本进军农业需要有效引导,严格防控非农化倾向,规范土地流转,防止浪费土地资源、损害农民权益。同时,应使工商资本经营农业获得合理收益。将准入审查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对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理念先进、社会责任感强的经营主体予以扶持,建立企业信誉档案。
加强农牧业风险管理。近年来,全国各地初步建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但保险品种相对较少,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同时商业保险机构主要承担一般性自然灾害损失,对种植业检疫性病虫害、养殖业传染病疫情造成的毁灭性损失不予承保,对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承保还只是小范围试点。应结合各地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鼓励和支持发展农产品价格保险,全面建构农牧业现代风险管理体系,逐步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
建立农牧业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可持续是形成农牧业新型治理体系不容回避的问题,但现有的生态保护措施与生态保护要求相比还明显不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在牧区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性补贴、草原监管体系和牧民后续产业补贴等政策,划出专门区域建立永久性生态补偿区。
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构建农牧业现代治理体系,要求同步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公共型服务、合作型服务、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整体协调、全面发展的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近年来,各地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度不健全、供需结构不合理、服务滞后等。应看到,建立和完善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各经营主体形成互利互惠关系,降低产业运行成本和风险,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范围经济效应,加快乡村社会现代化转型,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6-05/68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