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忙,三两场。”又到麦收季节,打粮食,收粮食,又成为农民朋友的大事。粮食收回家怎么保存,更是大事中的大事。部分农民由于保管不善,到手的粮食有的发霉,有的发芽,损失不小。还有一些农民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往往贵时卖不出、贱时不愿卖。而今,在沈丘县农村逐渐兴起的“粮食银行”,却在实践中较好地化解了这一矛盾。
一项双赢的探索
5月30日,记者下乡采访,沈丘县东城办事处李安庄村农民李传涌,手持当地粮食经纪人陶玉民2014年12月为他开具的小麦收购结算单,打心底里欢喜:“像存款一样,粮食也能存‘银行’,生‘利息’。时隔半年多,1公斤小麦多卖了一两毛钱,这比把粮食放家里强多了。”
类似陶玉民这样的粮食经纪人开办的“粮食银行”,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定期代存代储型。农户将手中的余粮存到粮食收购网点,即“粮食银行”,存期为半年或一年。存期半年的,到期支取现金,每公斤加价0.10元;存期一年的,到期支取现金,每公斤加价0.20元。第二种是活期代存代储型。售粮农户可即时结算现金,若当时不能结算,收购网点按当日约定的市场价格,给农户打好收条。农户可根据粮食市场价格的走势,在之后的一年内,随时可以持收条结算粮款。第三种是储粮兑换交易型。即农户可将自己的原粮折换成品粮。
在沈丘县纸店镇一家三农服务社,记者随手翻开村民卢彦理的“存原粮簿”,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100斤小麦=70斤标1粉+27斤麦麸、100斤小麦=60斤面条……”该簿第一页记录着存户基本信息和兑换说明,后面几页记录着存粮日期、数量、取兑日期和余额等信息。当地许多农民贴切地称这种“存原粮簿”为“粮食存折”,称这样的“三农服务社”为“粮食银行”。
“俺把粮食存在‘粮食银行’,可以随时按市场价销售,也可以取回同品种、同数量的粮食或者兑换成品粮。不像以前,把粮食存在自己家里,既占地方又有损耗,还要经常晾晒,防霉变。”几位原粮存在这家三农服务社的农户说,他们的小麦、玉米等粮食收获后,就交给三农服务社代储了,省钱、省心、省力,可谓一举三得。
据了解,在沈丘县22个乡镇(办事处),这类粮食收购网点目前有300多家,约有10.6万农户参与了粮食代存代储。周口市雪荣面粉有限公司是沈丘县农发行重点支持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几年代储代销了该县11个乡镇许多农户的粮食,加工后的面粉、方便面等成品粮除满足当地农户的需求之外,还销往北京、武汉、重庆等大城市,年销售额达1.8亿元。公司发展了,农民得实惠,实现了双赢。
运作当中有风险
经过近几年的逐渐发展,“粮食银行”的作用有目共睹。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粮食银行”经营中隐藏的风险也逐渐凸现出来。
为了维持自身运转,扩大经营,一些“粮食银行”大量吸收农民的粮食。当粮食加工利润足以维持利息和各项费用时,这些“粮食银行”都能够及时兑现给农民的承诺。而当粮食加工利润不足以维持利息和各项费用时,就会因为亏损而无法及时甚至难以兑现给农民的承诺。
一些乡镇干部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农村粮食收获和储藏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集体生产变为一家一户的生产之后,一些生产设施和设备,如粮食晒场大量减少,在有的地方晒场甚至消失了。因此农民需要适时配备烘干机,可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原因,一家一户的农民不愿意购买,烘干机在农村的数量可谓凤毛麟角,普及程度远远不够。
在劳动力紧缺的情况下,很多农户用收割机将粮食收获后,直接出售给“粮食银行”,由于这些粮食没有经过充分晾晒,普遍水分高、杂质大。对于通风、晾晒条件好的“粮食银行”而言,尚有能力处理,但费用开支很大;而对于通风、晾晒条件不好的“粮食银行”而言,就容易出现粮食霉变的问题,由此造成的损失也非同小可。
相对其他加工企业,“粮食银行”的经营利润很低,因此在粮食市场价格低迷不振的时期,能够维持下来的屈指可数。在这种情况下,“粮食银行”普遍很难顺利地兑现农民存储的粮食或粮款,势必影响许多农户的切身利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6-05/6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