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种子企业最关注哪些话题?


 

  近日,深化改革加快现代种业培训班在北京举行,全国种业单位、企业同聚一堂,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现代化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发展的主题必须是“稳农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种业该提出怎样的思路?

  不同企业的家底不同,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环境也不同,如何发展大家都有自身的考虑,但共同关注的话题也不少,政策要释放更多红利、资源优化提升效率、品种审定制度改革……在分组讨论阶段,参会的近百家种子企业分了3个讨论组,一一建言献策,期盼种业春暖花开。

  政策利好

  政策助种企走出春眠期,落地生根还是稍显不足

  种业政策接连发力,国务院连续3年出台3个文件对种业工作进行全面细致地部署。在讨论中,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世良谈到了自己对政策落地生根的看法:“政策的多发催促种业春天的到来,政策多发时期恰好是种业处于低谷时,政策会让种子企业尽快走出春眠期,政策落地生根还是少了一些,投入和产出的比例还不协调,将来政策应该释放更多红利。”

  种子企业如何迎接春天,让诸多政策温暖自己?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胡保民说:“要深化企业改革,适应新常态,把已出的政策吃透,企业内部朝着专业化的方向优化,建立专业化服务公司,打造专业性生产公司,建立企业与科研单位一体的科研平台,平台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还可以通过产权交易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

  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玲也表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更要做有志者,借助深化改革的机遇,在企业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上下功夫,以种业发展的趋势为导向,在研发、推广上更加注重绿色增产、高效、安全,练就真本事,做一个受尊重的,对社会、对农民负责任的种业企业。”

  主动赢得机遇,需要把握形势,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柏远智说:“公司母公司现在集中在并购、研发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做有价值有特色的公司,给研发团队定目标,把科研部门独立出来,科研机构引入风投,给科研人员分股,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农业的现代化包括生物技术应用、机械化、信息化等方面,种子公司要进入信息化行业,上市4年公司一直没有增发,一直在布局,希望在研发和信息化上寻求突破。”

  兼并重组

  “寒冬也是最好的机遇,整合之路是不断细分”

  从8000多家到现在的5000多家,我国种子企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趋势愈发明显,但多少家才合适,如何分工才合理?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给出了期待:“育繁推‘三合一’的企业200家,繁推‘二合一’的企业1000家,再有3000~4000家销售服务公司,种子企业分工分化势不可挡。”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种子站白琼岩说:“过去一年,北京市种子企业数量减少了,但是全市企业销售总额却有所增加。部级和市级发证企业数量基本没有变化,区县发证的企业减少了一半左右。”

  放眼全国,2014年种业界兼并重组浪潮风起云涌,堪称一部大片。

  2014年9月,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募集资金近36亿元。谈及发展战略,隆平高科执行总裁彭光剑说:“创新驱动发展,要以品种研发为核心;产业要升级,研发创新体系就要从传统向生物技术支撑转变;生产过程管理做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营销模式要从农业思维向互联网思维发展,向中信融的资金要放到服务公司的建设中。”

  2014年10月,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个月内“连下两城”——与山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山东中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控股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农发种业总经理陈章瑞说:“寒冬也是最好的机遇,整合之路是不断细分。要走集成之路,内涵提升,促进协同发展。注重科技提升,和欧企合作,注重品种个性化差异;走创新之路,跳出种业做种业,用商业模式经营国营农场,对非集团化的农垦进行整合。”

  当一些种业巨头在加速兼并扩张版图的同时,更多种企将发展的重心放在了苦练“内功”上。“扩张后如何整合是内生发展的关键。要把并购后的企业在资源上、管理上进行整合,能够用统一的标准规制起来。”中种集团副总经理田冰川说,作为央企,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也把企业的内生发展和外延扩张结合作为新一年的重点研究课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生物技术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