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在近十年研究的基础之上,先期部署,取得一定面积的示范成功后与科技部联合河北、山东、辽宁、天津“三省一市”启动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已获得了重要进展和预期成果。汪洋副总理专程到项目区的山东无棣县调研视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14年张正斌牵头撰写的《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黄淮南片粮仓》建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张来武专程到安徽省进行科技支撑粮食安全的调研,他建议在黄淮海等地区建设第二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充分发挥中低产田粮食增产潜力,探索中低产田粮食增产技术模式和“一二三”产业融合技术体系,为解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科技支撑。
近期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按照院长白春礼对建设淮北粮仓的批示精神,已安排1000万元资金联合安徽省农委、科技厅等多个省直部门、亳州市涡阳县和龙亢农场一起,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淮北区涡阳县和龙亢农场开展砂浆黑土治理、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筛选与培育、机收高产玉米品种培育、水利设施完善和智能化机械作业及农业物联网建设示范等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联合攻关,为国家任务的部署进行前期探索。
张正斌: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的关键在于旱地。我国耕地中,水旱地面积各占一半。
9亿亩灌溉中高产稳产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人口线(黑河——腾冲)以东,半湿润的东北、华北和湿润的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地区,是中国的第一粮仓,是中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保障了中国粮食生产60%—70%的生产能力。
而9亿亩旱地占全国中低产田(14亿亩)的64%,多分布在胡焕庸人口线以西的干旱半干旱区,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波动区,灾年是受灾减产严重地区,丰年是粮食总产增量的主要来源,应该是中国的第二粮仓,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区。
主持人:经过改造后,中低产田将为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张正斌:我国18亿亩耕地,其中高产田仅占21.5%(4亿亩),有78.5%的中低产田(约14亿亩),中产田面积占37.3%(6.7亿亩),低产田面积占41.2%(7.3亿亩)。
中低产粮田改造后,亩产可以提高20%。按照2013年全国平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58.5公斤/亩计算,即亩产可以新增71.7公斤。据农业部门测算,目前我国12亿亩粮田中,中低产粮田面积占2/3(8亿亩)。以此推算,如果8亿亩中低产粮田改造成功,将累计新增粮食573.4亿公斤,即在我国当前有6亿吨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约还有0.6亿吨的粮食新增潜力。
科技助推中低产田改造
主持人:科技将在加快改造中低产田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张正斌:应用新的农业技术将帮助中低产田地区粮食产量趋于稳定,从而保障国家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增长。
例如,年降水量380毫米左右的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5年来,该县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由1.73万亩增至2013年的111.37万亩,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4.5%。通渭由历史上的“缺粮大县”跃升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奖励。
段子渊: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在“率先行动”计划中,积极部署中低产田改造、农业转型发展和提高整体效率的问题。包括注重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加强新型生物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研发适宜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和突破性技术。
刚才提到,中科院正在环渤海湾的河北、山东、天津等地,牵头实施旨在改造盐碱地和中低产田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河北省今年计划在43个县全面启动这一示范工程。为保证技术体系的可复制、可传递的示范推广,前不久,中科院党组决定在原来研发共性技术和万亩规模示范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河北南皮县展整县域70万亩耕地的科技增粮示范,由项目组自己率先完成南皮县科技增粮1.5亿斤和节水2500万吨的目标,以此带动全省科技目标的实现。目前,李振声院士带领的团队选育的抗盐小麦新品种已近审定和大面积推广。
同时,中科院在黑龙江、内蒙古实施面向农业转型发展的东北现代农业示范;在河南实施以土壤改良为主的大面积均衡增粮科技示范和推广工程;1月7日已正式启动“淮北粮仓”县域示范科技增粮项目;策划启动全国盐碱地改造计划——科技增地1亿亩。这一系列的计划在于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通过技术引领和大面积示范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1-16/66517.html